南河晚报的“大河副刊”那是全省文学爱好者乃至作家们的创作园地,大家都盯着呢。之前就是本省名家,也都没有谁得到过这样的发稿机会呢。
而且,“大河副刊”现在挤压待发的稿子也是相当之多,足足有一百多篇,都够副刊发半个月的了。
在版面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给一个孩子一次发这么多稿子,也真的是有点说不过去。
王中岳有点纠结。
他想了好大一会,决定去找文艺部主任王世襄申请一下。
“中岳来了,请坐,请坐!”到了王世襄的办公室,王世襄热情地招呼他在沙发上坐下来。
王中岳是本报自身文学副刊编辑,也是文艺部的副主任,还是本省小有名气的诗人,所以,他在南河晚报还是有相当浑厚的人脉,也是较为受人尊重的。
“王老师,我这里有几篇稿子,想请你看一下,给个处理的意见。”王中岳笑着将冯超的那三篇稿子给递了过去。
王世襄笑道:“中岳,你这也太客气了吧?在副刊审稿方面,你比我专业多了。”
“你先看看,看了之后,咱们再谈。”王中岳说。
“好,那我就看看。”王世襄说着就开始看稿子。
他很快就看完了三篇稿,点点头说:“是三篇质量还算不错的随笔,这是一个人写的?”
“是啊!这三篇稿子是一个十三岁的乡下孩子写的,我想你很可能对他也有印象,就是我上次在副刊版面上隆重推出的那两个‘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其中的那个男孩,叫冯超。”王中岳说道。
“什么?这是那个冯超写的?好成熟的随笔文章,思考很有深度啊!我还以为是某个名家的手笔呢。”王世襄讶然说道。他刚才压根就没看后面的地址和作者名字。
这会儿,王世襄低头看了一眼,发现还真是上次的那个孩子。
这让他惊讶不已。
“王老师,您看,我们是不是再次栽培一下他,将他这三篇文章一块儿在一个版发出去?”王中岳适时说道。
“这三篇文章差不多有4千字了吧?”王世襄皱眉。
“是的,四千字刚出头的样子。”王中岳道。
“那就是要占半个版的样子了。”王世襄沉吟起来。
“如是一次发出来,那肯定是要占据半个版的。”王中岳说。
“中岳,我也是支持你,希望能重点包装,将这三篇稿子一次推出来的,这样的话,在这个文学天才的培养上面,我们也算是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如果这孩子将来真正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大作家了,他必定是会对我们今日的帮助培养感激在心的,我们这也算是结了个善缘。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慎重一点,就这件事,跟陈总编说一声吧,看他什么意见,再怎么说,这也算是文艺部的一个大动向,不能把总编给绕过去。”王世襄说。
“好,是王老师你去,还是我去说这件事?”王中岳挑了挑眉毛问。
“中岳你自己去就好,陈总编还是很欣赏你的,你多去他那里转转,总归是有好处的。”王世襄笑着说。
“那好,我去跟陈总编说。”王中岳起身去找陈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