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中人不论嫡庶,从出生之日起,便注定将来会作官,至少也是食三百石的官员。哪里需要朱、邱两家费尽心力与钱财,只求得县中临时义勇兵卒的一部将官。想要朝庭的正式任命,还需以命相搏,方可得到。真要攀比下去,那只会是让人更加的难受。
所以邱易对二位弟弟并无多少妒忌之心,只想着凭借自已的能力,为自已及后人取得一份不错的功名便可。只是开头该如何练兵之事就让邱易大感为难,也让邱易明白到,大司马卫青的伟业也非人人可成的。
邱瑞见到远远在一旁募召新卒的邱易,打马向这边而来,在二十步外勒马翻身而下,大步走来,只听见玄色铁甲哗哗作响。邱瑞叫道:“大兄,县君所颁发的临时义勇曲长之告身以下,小弟特给大兄送来。”
邱易迎了上去,淡淡的说道:“劳烦瑞弟了。”
邱瑞笑道:“都是自家的兄弟,有什么好谢的。”说着转头看向排队应募的民壮,问道:“大兄已经开始召募义兵了呀,不知可曾募到几名可堪一用的勇士?”
邱易望了望少了大半的竹筹,与还在召募兵员的陆平、成齐说道:“这几年不是水旱之灾,便是瘟病,今年又是兵灾,凡有一技之长的全都自谋生路。勇武之士不是投入到豪家之中做护卫,便是早早的在上一批义勇成军时投军。剩下的都是些赤贫之民,投军只为吃一口饭食罢了。”
邱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大兄说的极是,只要速速平灭了黄巾蛾贼之乱,想必天下就会大安了吧。”
邱易瘪瘪嘴,并没有回答邱瑞的话语。自已可不像邱瑞这般自小生活得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不明世事。低贱的赘婿生涯,让自已不愿常待在召陵城中。更愿意出城四处的游猎,或与乡间淳朴之民交往,所以相对的对世间之事也更为了解。
黄巾蛾贼非贼也,官吏士豪非善也,太平道只是恰逢其会罢了。若是没有了太平道之起事,也会有陈角、吴角之类的义士号召广大的赤民起事,直如先秦时的陈涉、吴广一般。
只是太平道自起事后,不过才两月的时间,传闻就已然变味,成为只知破坏,不知生产的黄巾蛾贼。若非如此,说不定自已也将成为黄巾义军中的一员,而不是转而成为镇压义军之汉室鹰犬了。
此时朱勉领着十辆马车行来,叫道:“姐夫,我给你这一曲的兵械已送到了,还请查点一下。”
邱瑞忙请邱易上前查点,之后又从马车中取出一套玄色铁甲,说道:“大兄,这是县君命人新打造的铁甲,总共十套,县君分给县尉五套,留下五套你我兄弟三人各一套,再有一套留给表兄付薪,一套给了质叔。大兄可穿上一试,看看合不合身?”
战场之中刀箭无眼,若有一套坚固的铁甲护卫,对已大有益处。邱易也不推辞,当场在邱瑞、朱勉的帮助下,穿上了这套玄色铁甲。
一幅铁甲重达五十余斤,在勒条绑带的束缚之下,并不是太过沉重。只是平时静坐还好,但若是在战时与敌人拼搏时,对邱易这种未曾时常习武之人,就显得有些累赘了,恐怕施展不开。
邱易略略皱眉,说道:“好是好,就是不够灵巧,在战场之中有些不便。”
朱勉说道:“不会呀,我还觉得太轻,正想再披一层铁甲才好。”
邱瑞笑道:“大兄虽然体健,但是并未习武,有些不便极为正常。小弟之师曾教过小弟一套强身健体的功法,或可对大兄有些益处,等会小弟可教予大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