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量的生物潜艇生产出来,前往世界各大洋,很多种古细菌先后被搜集到,孟阳一边看着书,一边参照着古细菌进行研究,准备设计第一款混合基生物。
与此同时,孟阳也在积极补充航天方面的知识,因为三年级的考试可是要进行行星改造的,不走出地球怎么玩行星改造?
有了满分奖励冷核聚变生物腔,虽然能源解决了,但是这只是非常小的一块,如果想制造航天飞机,他需要解决发动机的问题。
冷核聚变腔本身并不能当发动机用,必须给它配备一个专用的发动机,这方面的知识他完全不具备,只能从现在开始积累。
不仅发动机的知识要学,他还需要学习宇航方面的知识,至少飞船轨道计算得问题必须解决,然后是各种导航、定位、通讯之类的问题。
除了这些关键问题之外,如果孟阳打算亲自上太空体验体验,他还需要为飞船准备一套维生系统,这个对他来说反而是最没有难度的。
只要一想到这一堆堆问题需要解决,孟阳就感觉有些头大,别人都是整个国家一起上,发动社会大分工,无数个科研团队一起解决航天上遇到的各种难题。他这里可倒好,必须自己一个人面对所有问题,一个人解决所有困难,完全不把人当人而是在当超人来用。
好在有章鱼博士帮忙,可以进行很多辅助的学习和设计,但是关键性的原理问题他必须自己首先掌握才行,毕竟这些知识没准哪个作业就要用到的。
可惜互联网虽然包罗万象,但是在知识的时效性上和专业性上非常有限。互联网有个特点,就是冗余信息非常多,普及化和大众化的知识到处都是,同一个知识点会有无数个版本。
比如你搜哪有好吃的小店,会搜出来一堆堆的结果,所有这些结果恐怕看一辈子都看不完;但是如果你搜某道高数题的答案,搜索结果就会少了好几个数量级;如果再专业一些,你搜四轴定位数控机床公差数,估计只能在一些非常专业的网站上找到少量的数据;如果再专业一点,涉及到科技前沿,比如光量子计算机中高频光对计算性能的影响,这几乎已经无法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关信息了。
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通道,互联网只是个媒介,越是专业化的知识,越是精深的知识,参与的人越少,就会越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它们往往只存在于专用网络中,或者只存在与几个科学家互相交流的邮件里。
而孟阳需要的,刚好是这类知识,他想要设计自己的航天飞机,想要设计自己的航天发动机,几乎不可能从开放性的互联网上获得太多帮助,这些知识都会隐藏在重重保护之中,都是各国政府的核心科技资料。
如果说孟阳周围的圈子里,谁最可能接触到这些知识,那肯定是妃妃,妃妃的博士刚好是研究天体轨道测算的,这个方向正好可以帮助计算飞船轨道。
可惜这只是所需知识的其中一个领域,其他方面的知识妃妃恐怕就帮不上什么忙了,那些东西恐怕要到航天科学院里找。
孟阳头一次发现,知识的获取居然会成为障碍,地球的知识获得不容易,那么9527这里呢?
孟阳用这个问题咨询9527,结果迎来了9527犀利的吐槽。
“首先我不是百科全书,其次这么低端的科技我不可能保留。就好像你在互联网上,难道可以找到《铁匠新手速成——论锤子的三十二种抡法》这种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