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大世争锋> 第1065章 【露水养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5章 【露水养鱼】(2 / 2)

蒋中正很想骂一句:“娘希匹!”

说好的革命同志,同甘共苦,还要不要了?

陈群看周围人的脸色。不用说都知道,他被鄙视了。支支吾吾的想要解释几句,可兜里实在没钱,他在上海滩的青帮中地位很高,只不过是高,没地盘,没码头,也不收徒弟,连点香火钱都捞不到。平日里靠着稿费过日子,清淡的很。

“那个……先生让我来门口接王博士的,现在人来了,我先回去复命。”

陈群撒丫子就走了,留下的几个人也是大眼瞪小眼。

此时的会客室内,王学谦、宋子文和孙大先生都已经落座,边上还坐着陈布雷。喝着茶,已经聊起来了。宋子文略显尴尬,也不多说,只是陪着找话题。

而孙大先生是非常健谈的,说道读书人应该多读书,年轻人要扩宽眼界……

话题尽量想要往政治上扯,可惜王学谦的知识面真的很广,不管是戏剧、绘画、小说、剧本之类的文艺题材;还是政治思想方面的社会问题;或者是经济财政;都能滔滔不绝的说上一天。

不过,遇到了一个更能说的,孙大先生。

宋子文歪着脑袋,颜色乜斜的看着自己的二姐夫,大姐夫是个怂货,打从见面的第一眼就是笑,媚笑。

对宋父是如此。

对宋母也是这样。

对宋子文更是如此。

……

有时候,宋子文都有种恍惚的感觉,他生活在一个周围人都不正常的环境中,以至于他都有种被同化的危险。至于二姐夫,他已经无力去吐槽这个人了,一辈子,大部分在梦里。

孙大先生的感情很真挚,面相也是那种正气凛然的面相。诚以待人居多,这倒不是故意诋毁孙大先生的为人,而是能够在大部分的时候都以诚待人,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但说话的时候,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说的都是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政治、经济、地理、文化,无所不能。要是换一个场景,在做的不是王学谦、宋子文这样的谈话对象的话,他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表演的独角戏。

可是宋子文这个经济博士在孙大先生谈乱经济的时候,皱眉了。

王学谦更是眉头从头皱到现在。

而孙大先生反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继续说着:“纵观世界,列强的人口都在增长。而民国近五十年来的人口只是恢复到了太平天国之前的水平,俄国增长了四五倍,英国三倍,法国两倍。德国也有这么多,美国更是六七倍,而人口增长之后带来的经济效应,让这些国家迅速积累了庞大的财富。民国要是人口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增加七八倍。试问列强谁敢欺凌?”

八倍?

按照民国人口四亿五千万来算,八倍就是三十六亿,按照国人的食谱,华夏大地上,连树皮草根都要被啃光了。这样子,列强是不敢来欺负了,太尼玛吓人了,可这样真的好吗?

王学谦用口型对宋子文打哑语:“你二姐夫这么乱说,你就没劝解过?”

宋子文这个气啊!经济问题,能用人口多少来诠释吗?

这不是瞎扯么。印度是人多,可人再多,也是被英国人当牛当马的养着,别人不知道,宋子文肯定知道。别看印度离民国太远,而且对于民国知识界来说非常闭塞。

但印度人口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超越华夏的,在玉米、土豆、番薯传入华夏之后,华夏的人口才再次超过印度。

人多人少,关键是粮食问题,然后才是经济问题。人力成本之类的。

饭都吃不饱的结果,那就要农民起义,要暴动了。

孙大先生有点不满意,他最见不得有人在他说话的时候。有意见,不是当面提出来,而是私底下交流。

“子高,和子文有话就说,大家不过是随便聊聊。”

王学谦瞟了一眼宋子文,心说:这是你姐夫逼我的。可不是我要说的,而宋子文呢?管他死活,反正和自己没有干系,目光都飘到了天花板上,一副和自己不相干的样子。

“孙博士。”

“嗯,子高你不要这么客气,叫叔叔也是可以的。”

孙大先生愿意,王学谦还不乐意了,叫你叔叔,岂不是宋子文的辈分也跟着长起来了?

宋家的三姐妹,岂不是都要叫姨了?

最恼怒的是宋子文,他当大舅子已经够糟心的了,孙大先生想着占他便宜?随即想到孙大先生坦然的接受了‘博士’的称呼,虽然在英文里博士和医生可以通用,但在专业场合,会选择用其他的词语代替。孙大先生早年在香港学医,当过几天医生。加上心情不爽,宋子文的心头也是飘过一句话:这老不要脸的,还真敢答应。

……

王学谦忽略了孙大先生的自作多情,问了一个在南洋很普遍的问题:“孙博士,您在南洋多年,一定知道很多南洋讨生活的人都是福建籍的人,比如厦门,晋江等地。你知道他们去南洋的原因吗?”

“人多地少,没饭吃。”孙大先生仿佛有点意识到刚才说过头了,那套理论是为了反驳萨尔萨斯的《人口论》,算是经济问题。

可真要辩论起来,也是矛盾百出的。

“一个人吃饭都困难,如果人口增长一倍;两个人吃一个人的饭,还能活下去吗?三个人,四个人呢?”

“这个福建山多地少,是特殊情况。”孙大先生结结巴巴道。

王学谦问:“那么浙江呢?算是富庶的地区了吧?”

孙大先生很不情愿的点头。

“1920年的时候,浙江开展了人口普查,总人口在2100万左右。当年粮食丰收,少量的购买了部分的两湖的稻谷,替换了政府谷仓的陈粮,;1921年,人口增长平缓,不超过3%,粮食丰收,没有购买外省的水稻;今年的夏收的情况良好,粮食价格平稳,稍有盈余。说明浙江的人口在2100万至2500万之间,农业基本可以满足本省的口粮问题。但如果增长到4000万,缺口就至少是1500万的口粮,这些人没饭吃,要么为祸地方,要么远走他乡,试问,民国那个省份能够一下子安置这么多人?”

“南方的粮食情况还要好一点,浙江、江苏、安徽和两湖地区,都是粮食的主产区,况且如此。南北方的省份呢?真要到了粮食都供给不上的地步,改朝换代还是好的,原本属于户籍中可能被多余的人口都是需要消失的,这个消失并非是因为他们有错,而是他们消耗了过多的粮食。”

“历史上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因为粮食不够吃引起的?”

“现在的人啊!就是人云亦云,都以为外国的月亮是圆的,民国的月亮是残缺的。却不知道外国的月亮为什么圆,美国的人口在五十多年里增长了七倍是没错,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都是肥沃的耕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美国一亿国民的消费,还能卖到欧洲。俄国拥有伏尔加河,乌克兰大平原等粮仓,也不在乎人口的增长。法国、英国的殖民地就能够支撑起数倍人口的增长。唯独德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他们一跃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强的经济体。但现在的德国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他们在欧战中失败,最主要的是因为粮食问题,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多里,受制于英国的粮食封锁,全国都在饥荒之中,士兵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被批判,是因为在道德上站不住脚,是主张政府将资源倾斜给富人,造成穷人的日子更加难易度日,甚至被剥夺的基本的公民权。年收入低于50英镑的农民将剥夺选举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

孙大先生果然越听,脸色越尴尬,心中也是生气,这小子一点面子都不给,简直就是……冥顽不灵。可他又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面不改色心不跳,摆手道:“我们先谈广州的政治问题。”

王学谦倒吸一口冷气,暗道:“好强。”

面不改色的转折,果然有政治家的风度。(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