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国势> 第068章 北方战争(4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8章 北方战争(43)(1 / 1)

第06章 北方战争(4)

既然接受了托洛茨基的礼物,便不能不替布尔什维克办事,一来二去,布琼尼便不打劫红军,专门挑白军下手了。说来也怪,布琼尼虽然在***上明显迟钝,但为人处世确实有两下子。

凭着军功和交际能力,在明斯克市驻防期间,他结识了西方面军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领导人伏龙芝,在伏龙芝的大力***和自身军功的积累,他的部队逐渐扩编为为骑兵团、骑兵旅,在察里津战役中,布琼尼指挥一个骑兵旅把邓尼金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表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获得联共派驻察里津地区的最高领导的赏识,并荣膺红旗勋章。这个最高领导不是别人,正是约瑟夫斯大林本人。

随后,布琼尼的部队扩编为第一骑兵军,他担任军长,第一骑兵军也成为俄国内战的“拳头”部队,得益于高度的机动性,在众多战线上被用于战略机动,扮演了消防队的角色。在红军对邓尼金发动总攻的当口,布琼尼指挥的部队率先突击,把邓尼金的主力分割为两部分。

当然,邓尼金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总体上被红军打得很惨,却狠狠咬了布琼尼一口——在高加索击溃了第一骑兵军。布琼尼对此耿耿于怀,认为第一骑兵军的失利,完全是因为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救援不力造成的,从此以后,以布琼尼为代表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军官团便同图哈切夫斯基埋下了不合的种子。在紧接着的华沙战役期间,由于图哈切夫斯基表示他的西方面军包打华沙,作为西南方面军的先锋的布琼尼转兵西南攻打利沃夫,结果图哈切夫斯基在华沙战败,反过来认为西南方面军配合不力,为了战败的责任问题,双方争论了很久,布琼尼等骑兵派更是对图哈切夫斯基加深了敌视。

在公布完掌握的情报后,西山大本营进行了针对性的讨论。

“这次派遣布琼尼率领一第一骑兵军为主力构成的远东集团军,自然也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布琼尼是托洛茨基率先挖掘的,挑他领军挂帅,托洛茨基自己很满意,同时,布琼尼和斯大林关系非同一般,斯大林派也赞同布琼尼出征。图哈切夫斯基原本要和布琼尼抢这个名额,但是他刚刚在波兰吃瘪,不容易服众……”张绍曾介绍后道,“布琼尼虽然勇武过人,但是打仗也颇有头脑,更难得的是,居然还是布尔什维克的福将。”

“布琼尼是个人物,不过,如果是图哈切夫斯基来,我可能会更加头疼。”秦时竹朗声笑道,“布琼尼有勇武,有计谋,不错,但是他的战术还是落后的……这次让蔡松坡与其攻防,便是我们国防军挑红军练手的好机会。我很想,到底是经历了残酷内战,但战术含量有限的红军厉害,还是经过了系统整训,但实战经验稍逊一筹的我国防军厉害。”

秦时竹说的是实情。逐鹿计划发动年以来,除了全线出击、拿下西伯利亚铁路的第一攻击波次以外,其他时间,国防军的整训和十年国防发展计划并没有因此而停顿。驻扎在北方边疆的大军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换血,一批老兵、骨干军官被抽调出来进行新部队的组建,他们留下的空缺,则由经过严格训练的后备军和军官轮换填补,这样一来,短期内一线骨干部队的战斗力可能会略微下降,但整个国防军的实力便大大提升了。特别是,兵力有了阶梯式的增长,再也不用为抽调兵力而犯愁了——当然,这几年也亏得财政收支极其富裕,支撑了如此高额的军费开支。

葛洪义微微一笑:“总统的说法很有道理。为了这次远东之战,布尔什维克也是拿出了老大的家当,我们今后如何与布尔什维克相处,很大程度便系于这次作战。因此,只能打好,不能打糟。不过,虽然布琼尼本人不足为虑,不过他手下还是不容小觑,包括军政委伏罗希洛夫、炮兵主任库利克、师长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团长朱可夫等都不是省油的灯,诸位要提起精神应付。”

其他众人倒是平淡,穿越组便惊呼起来,便连一贯沉稳如周羽,也站起来发言,要求中路应对谨慎,部署周密——只要对二战稍有了解,便能明白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朱可夫等人的可怕,现在居然都在同一个集团军,着实有点唬人。

着秦时竹如此郑重其事,陆尚荣又说要亲临一线,众人便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了认真应对。

“从目前的战场态势来,敌我双方兵力大致相等,互有优势。我方的优势在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休整时间较长,士气高昂;敌人的优势在于,布尔什维克挟本国战事胜利态势而来,该集团军实战经验丰富,而且骑兵较多,拥有较强的机动能力……”蒋方震分析了彼此的态势之后,说道,“这场战事有三个较为关键的地方。第一个是时间,目前已快要进入夏季,正是交战的好机会,西伯利亚夏、秋季时间不长,到了0月就会有大降温,满打满算,整个战役维持期在5个月以内,这5个月,如果布尔什维克能够挡住我军的进攻,则冬季到来之后,我们继续进攻便无能为力,反过来,如果布尔什维克不是仅仅以巩固鄂木斯克附近区域为作战目标,而是试图冲击我军现有防线,则5个月内如果不能取得成功,便难以继续立足;第二个是后勤,以鄂木斯克为中心的作战区域,面积广袤、人烟稀少,没有充分的后勤保障,企图依靠就地征发,是绝不可能的,粮食、衣物、弹药……各类补给品都需要依托后勤系统,甚至于鄂木斯克连充足的军械维护和伤员医疗都无法满足,这就充分说明了后勤对于战事成败的制约作用,敌我双方面临的困难几乎是一样的,唯一我军占有优势的是,由于夺取前沿阵地已近年,积累了大量的补给品,后勤哪怕断绝,支撑5个月的作战也是可以的,反观红军,一路征战,后路并没有完全巩固,也可以充分可靠的后勤体系,这一点是远不如我军的,也是这场战役我军能取得重大胜利的基本前提;第三个是交通,在西伯利亚区域作战,铁路是交通的核心命脉,一头连着后勤、一头连着运兵,此次交战,红军有较大的骑兵部队,机动力强于我方,亦即我军对铁路的依赖更甚于红军,要堤防对方对铁路的破坏,当然,我军在前线构筑了机场,维系着飞行编队,在旷野上大有可为,另外还有成建制的战车部队和装甲火力,能够有能力巩固交通线……”

蒋方震的分析引起了激烈讨论,这次战役,究竟是进攻为主还是防御为主,究竟以地盘为主还是以杀伤为主,究竟以速战速决为主还是以稳妥扎实为主,都引来了较为热烈的讨论。

在进攻还是防御的问题上,观点交锋就很厉害。从欧战的实践和前几次战事的情况来,防御明显比进攻要容易,特别是拥有火力优势的一方如果依托据点稳固防御,则进攻方基本无望取得胜利,但是,红军此次前来,已经消灭了鄂木斯克政权,击破了国防军和红军之间的脆弱平衡,一味防御,只能让对手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原来鄂木斯克政权遗留的物资、人员,也容易使征战时期较长的红军获得充分的休息,相反,如果主动进攻,趁布尔什维克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猛攻,则不但可以取得战役成效,而且有助于改变中俄之间的根本形势对比。

在地盘还是杀伤的问题上,争议也比较集中。当然,这也是一个银币的两个面——将人员都杀伤了,则地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捞取,将地盘都占领完了,必然会取得重大的杀伤成果,唯一的区别在于,如果强调杀伤,打歼灭战,就要调集优势兵力,在时间上便会有所拖延,容易影响整体战略进程,如果强调地盘,则很可能在进攻过程中只能将当面敌人击溃而无法彻底消灭。

在速战速决还是积极稳妥的问题上,关键点取决于前面两个方面,战略决定战术,战役决定战斗,这才是战争的真谛。

秦时竹最后总结道:“这场战事,是我们与布尔什维克的直接较量,也是欧战结束后,形势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一战。从逐鹿计划发动以来,我们在北方屯兵数十万,就是为了筹备这个关键战役。在战略决心上,逐鹿计划的原则是清晰的,那就是收回北方国土,打造较为有利的国防环境——这一点,我们与协约国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我们没有置布尔什维克政权于死地的必要,更没有为协约国当马前卒、为他们火中取栗的必要。不过,现在阶段目标有所重合,不妨碍我们以此为资本,问协约国要点好处……”

秦时竹这话一说,所有人都笑了……[(m)無彈窗閱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