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这几天很忙,最近章节写的也很累,速度快不起来,请诸位了解。最近书评区有些争论很激烈,希望这一章能够回答某些疑惑。
中美有关海军军备采购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谁都没想到,起初认为最不会出现问题的吨位却把事情卡得死死地。在拆解其他军舰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如果能保留4艘列克星敦级战巡用于对外出售,对美国当然是多面讨好。一则可以保留大量的工作机会,这是劳工阶层所期待的;二则可以通过建造获取美国急需的战巡建造经验,中国海军当了美国海军的试验品;三则可以为工商界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怎么都是极为有利可图的事情,而中国人既有愿望,又有支付能力,更为美国人所欣赏。可是,更为重要的日美谈判却卡在了日本必须拥有对华舰队主力舰吨位2倍这条上,在日本已接受0:6的前提下,海军部认为可以答应日本人这条,白宫认为也可以,但夏海燕来了以后,却从工商界传出了反对的声音。
本来中日海军比例和美国工商界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北方集团介入以后,情况就发生了重大变故。学术基金设立后,夏海燕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各大财团,初步达成了接近0亿美元的采购计划,但有个前提条件,必须让各大财团对白宫施加压力,务必通过对华4艘军舰的军售和有关海军吨位份额。中国人的理由当然是充分而合理的,北方集团之所以有这么大规模的采购规模与销售市场。无非是国家信用提供的特殊待遇。用某些美国政治观察家的观点来说,北方集团是由中国政府支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代替政府履行经济、金融、产业政策的特殊“国策财团”,是一个“与国家政权高度共生”的企业——控制这个企业命脉的核心人员。同时也是控制中国的关键人物,说得再直接一点,“控制、经营国家政权”俨然也是这个财团“业务范围”的一部分。中国社会制度,当然是资本主义的,但更是一种国家集权的资本主义,以北方集团为例,“它将政权、军权、财权、工业生产力、科技创新力与文化影响力全面融合在了一起”,是“中国特色的寡头政治”。是中国近代政治集团继湘系、淮系、北洋系之后的“最新发展和最高境界”。
在自由派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眼中,这当然是深恶痛绝的“独裁恶政”,但在美国财团眼中,却是他们心驰神往的理想境界。夏海燕一提出来,各财团掌门人都是拍着胸脯答应,将“极力促成这一要求成为现实”。
财团的声音先是让海军部头疼不已,后来白宫也不胜其烦,哈定总统迫于方方面面的暗流。不得不召开了沟通会。
“先生们,中国人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他们要4艘战巡,同时。他们还不肯放弃国内已下水和建造的几艘小吨位主力舰,为此他们要求获得与法国、意大利一样的主力舰配额。”哈定总统敲着桌子。“本来这件事没有中国人说话的份,但现在国内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劝告与要求。某些趾高气扬的‘大人物’还直接发来电报,要求我们重新考虑中国人的要求……”
休斯国务卿点头道:“不错。中国人已通过正式渠道提出这项要求了,就军舰合同购买本身,双方不存在原则分歧。现在的阻力就在于配额上面,为了压迫日本在其他方面让步,我们已原则上答应了日本人对华拥有2倍优势的条件——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就不能满足中国人的要求,答应了中国人的要求,就无法满足日本人的条件。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让中国人获得75的比例,日本人获得5的比例,这样中日的条件都符合了。”
“最后一种绝不是我们的选择。”海军部长立刻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自然,还有一种选择,即中国放弃、中止国内正在建造的小吨位主力舰,但这个要求肯定会被断然拒绝——那样的话,在美国交付战巡之前,中国就没有可用的一线战舰了。
“先生们,伱们要考虑我的难处。”哈定的脸色有点儿迟疑,但还是说了出来,“之所以要慎重考虑中国人的要求。绝不是我害怕中国人或者某些‘大人物’的威胁,而是关系到我们的利益……听说,各大财团已与中国达成了接近0亿美元的合同,可以创造上百万个就业岗位,这对缓解战后美国经济过剩有很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