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奇术之王> 第440章 锦鲤吸血局(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0章 锦鲤吸血局(2)(2 / 2)

第二部分对于“鲛人鬼市”有着详尽的探索,对鬼市中交易的种种奇珍异宝也做了罗列。夜明珠、龙涎香、古瓷、古金饰、檀香木、沉香木、乌木……这些似乎是鲛人们最感兴趣的,其中一部分标价极高。

再有就是古代航海地图,也是易物中备受追捧的东西。

从资料图片中,我看到了很多标着古代文字的航海图,最古老的,竟然是用甲骨文标注,可知它是来自殷商时期。

我不禁感叹,人类考古学家的见识实在短浅到了极点。他们以为中国古代的航海术毫不发达,因为那时候既没有楼船巨舰,也没有罗盘和指南针,征服大海的希望近乎于零。他们采取故步自封、闭门造车的方式进行考古研究,根本没有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

鲛人海生,无需罗盘大船,也能游遍全球,就像循着太平洋暖流来去的鱼群那样。

一旦将研究扩大至大陆人、海上人这个全球领域,那么人类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要彻底改变了。

我快速阅览完资料,闭目沉思,让资料转化为可以储存于脑中的个人知识。

去“鲛人鬼市”不是根本目的,我需要借助于接近那些异类,从而了解如何才能到达鲛人之主居住之地。

我不是古董商,对鲛人宝物并不看重,只想最短时间内以最快捷的方式征服它们,给连城璧重生的机会。

时间过得飞快,我第二遍浏览资料时,窗外已经大亮。

姓唐的护士敲门进来,帮我测量各项生理指标。

她的五官十分端正,专心工作时,表情严肃,不带一丝笑容。

“你姓唐?”我问。

护士指着自己胸前的工作牌:“唐桑。”

我不再问,知道她与唐晚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凑巧同姓而已。在百家姓中,唐不是小姓,全国至少有数百万姓唐之人,彼此并无关联。

唐桑检查完毕,向我鞠躬致意:“恭喜您夏先生,身体一切正常。这样的话,按照领导安排,今天就会带那位姓陈的先生过来,对您进行康复指导。还有就是,隔壁的贵宾健身室也按照领导的意见,进行了扩建整顿。方便的话,早餐后请您过去检查。”

中国人谦逊多礼,将一切来自上峰的命令,都统一称之为“领导安排”。

我知道,那姓陈的不是什么康复指导老师,而是张全中替我请的武术教练。

“好,我这就去看。”我推开电脑,翻身下床。

唐桑带我走到客厅,打开了一扇隐蔽的暗门,走进一个超过四百平米的巨大健身房。

所有健身器械已经撤离到房间四边,中间留下了至少有十五米见方的空地。

“很好。”我说。

如果能在这种地方进行系统的武术训练,我一定会快速提高自己的战斗力,补足自己的能力短板。

“夏先生,我去准备早餐。”唐桑说。

我摆摆手:“不用了,我不饿。”

一个身材瘦小、胸腹干瘪的老头子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大声驳斥:“早餐不吃,怎么有力气练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十顿难补。从今天起,你不但要吃早餐,而且一定是按照科学营养食谱上排列的,一日三餐,顿顿定时定量。不吃早餐,不吃早餐……我真怀疑你这家伙是怎么长这么大的,连这种基本常识都没有。好了好了好了,护士小姐,你去给他准备双份早餐,他这样子,一看就知道昨天没吃晚饭,而且通宵没睡。”

唐桑温和地点头答应:“是,陈先生。”

我看着那老头子,心里有些不舒服。

“瞪什么眼?我说得不对吗?”老头子架子不小,左掌中托着两个纯银保健球,手指拨弄之时,发出“唰啦唰啦”之声。

“您说得对,晚辈受教了。”我低声说。

“受教受教,光说说有用吗?从今天起,我教你功夫,但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限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不是练武的材料,那一个月之后咱们分道扬镳,然后既无师徒之名,也无师徒之实。一个月内,你能让我满意,我就教你一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真功夫,让你扬名天下……”

这姓陈的老头子口气极大,竟然连“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口,令我禁不住暗笑。

“教学之前,我问你一个关键性问题——什么才是打败对手的诀窍?”他围着我转圈,不停地上下打量。

“无厚入有间。”我立刻给出答案。

《道德经》和《庖丁解牛》中都曾提及同样的观点,以最锋利的武器袭击敌人的空门,形成巨大的强弱对比,瞬间击中对方要害,这就是取胜的关键。

“那你把这五个字解释给我听。”他又说。

我有些迟疑,毕竟稍有语文基础的都明白这五个字代表什么意思,越解释就会越混乱,甚至说,根本无需解释,只要这样说,普天之下的中国人就全都明白。

“你连道理都解释不通,只以为自己已经弄懂了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岂不是缚手缚脚?如果这些道理不能应用于实战,你懂或者不懂又有什么意义?”他又问。

“这道理我当然懂,陈先生,你说我不懂,只不过是在故意强词夺理。不信的话,咱们找一百个人来问,他们肯定都知道这五个字的意思。”我为自己辩解。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从小到大,都会背诵数百首古诗、数百篇古文,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这些就是他们长大后的语言基础,如果与人对话、撰写文章时能够恰当地引用名句,就证明他们的涵养与学问。

这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沿革,并非一朝一夕、一人一言之功。

“你不懂,小子,我问你对战的关键,要的是真话、实话,而你却回答我一句文绉绉的官话、样子话。如果这是考试,你只能得零分。小子,你好好想想,重新回答我。”他冷笑着说。

我们的见面是一个很差的开端,彼此话不投机,他不满意我的回答,我也不清楚他究竟想问什么。

沉默僵持了十几分钟以后,唐桑出现在暗门旁边,微笑着招呼:“夏先生,可以吃早餐了。”

我扔下老头子,一个人回客厅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