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约最终写了一个大家都认为是“穿越小说”的故事,但是孟小约写得和所有的穿越小说都不一样,她小说里的穿越者只留下一个很好的时代,很多传说,很多值得传唱的事,穿越者本人是早已经不在了的。她写大家很爱这个世界,很爱那个已经连影踪都不知何处去寻的太祖,写大家都发自内心地维护大明。
她笔下的大明,带着没有被元兵侵袭,没有被外族入主中原的雍雅温柔,大度包容。依然还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却已经没有了士族门阀割据的朝堂,年轻的士子们也很可爱,那是一个对待所有国民,不管男女老幼都温柔的大明。
她写的,所有人都觉得是一个美好的梦,给身边的人看完,都会在看完后不自觉地半是遗憾半是憧憬:“可惜,故事只是故事,然而历史却更像是一桩事故。”
“去努力就好了,已经成为历史的,人力无法改变,还没来得及成为历史的,却正是改变的时候呀。”这就是孟小约写这个故事的初衷,她也并不会讲太多道理,只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曾经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都写一点。她觉得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棍子,写得又多又杂又没多大意思。
但其实,她写的这个故事,虽不是这个历史时空里的明朝,却也同样是明朝,在风土人情,市井世俗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她这样详详细细地写了,倒更像是一幅明朝市井风情画卷。比之《金瓶梅》等写古代市井的小说,孟小约的《启明》更简单双更恢宏,超脱于历史,又仿佛深深地刻在历史当中,仿佛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亿星的编剧们都不由得服气,人家一个学美术史的,对历史钻研得这么深,他们这些专业编故事的,还不如人家万一。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好好学习啊,亿星的编剧一边给孟小约写剧本,还得一边补知识,有些知识点不弄清楚,剧本没法写。
李平私下里和李岩说:“这要是不叫座怎么办?”
“就当哄我三弟玩一场,不叫座就不叫座,不叫座我们就运作运作,去国外拿个奖。不管他是最佳外语片,还是最佳什么,拿一个两个奖有了叫好,不叫座的事也就没什么。”虽然大家都挺喜欢这故事,但是吧,大家都觉得这个故事未必能叫座。票房一旦不好,别的不担心,只担心打击孟小约的信心。
李平一琢磨也是,这时候找个好导演就很关键了,一个好导演,能把一部片子导出诗情画意的人文气息来,相反,一个稍差点意思的,可能就会把这部片子导成个不伦不类的穿越片。李平和孟小约这么些年,交情也挺深,还是想让孟小约好好的,更重要的是,万一孟小约被打击得狠了,真退出娱乐圈,那怎么行——现在孟小约也是他手上的王牌。
说来也巧,当年拍央视纪录片的陆导正好得闲,李平撒出网去,网上来的最合拍的就是陆导。陆导当年拍《大明宫》时就对孟小约评价很高,能来担任《启明》的导演,再合适不过。
不过这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启明》从筹备到最终杀青,整整花了三年时间。这其中有陆导的精益求精,也有孟小约那点小小的执念,当然说到底都是长广集团和亿星的大力支持。前前后后,总共花了有差不多十亿人民币,服装场景道具无一不高度复原,复原到一部分道具最终被博物馆看中,在拍摄完成后,直接捐赠给了博物馆。
孟小约把自己这些年挣的钱全投了进去,还差着些呢,这还是李崖一直帮她做投资的结果,不然凭她这一年平均一部戏多点的频率,她真投资不起。余下的投资由亿星出一半,长广集团出一半,还有一些零散的小投资,那也多半是友情投资。
在真真小姑娘能穿着公主裙像小虫子一样踩着她二叔的昂贵西装摘金桔时,《启明》拿到公映许哥,正式公映。说实话,人人都很担心票房,只有孟小约一点也不担心,她和这部戏耗了三年多,耗到女儿都从呀呀学语的小甜心,变成了天天折腾二叔的小淘气。所以,不管成败,不管叫好不叫好,叫座不叫座,她都已经倾注了所有心血,无憾无悔也没忧虑。
最终这部戏的票房怎么说呢,没让孟小约赔本,也没挣大钱,总票房约十四亿多一点。对一部根本没指望挣钱的影片来说,能收回成本,还有点盈余,就已经能让大家满意。何况在参加国外几大电影节时,《启明》还毫不意外地拿到了几个技术奖项和一个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