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东胜侯李阁老以下,西北督抚疆臣之战略,不可谓不清醒,不可谓不正确!朝廷上下若能心无旁骛、一以贯之,西北失地之复,久之必然实现!
“即使西北督抚之臣间或有失,只要大略无错,臣请陛下宽容以待,切勿自乱阵脚!”
其实这些人说的这些东西,崇祯皇帝自己心里都明白,他们说的都很对,不过却并不是皇帝最想听到的。
正在他犹豫着要不要自己赤膊上阵,亮明自己想法的时候,突然听到理藩院右副使多尔济达尔罕说道:
“启奏陛下!臣理藩院副使多尔济达尔罕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此时的多尔济达尔罕已经不是刚入大明京师之时那副察哈尔蒙古人的装扮了。
除了他那张大盘子脸上,依旧是满脸短须显出了与文官不一样的粗犷之外,多尔济达尔罕头上的发式也好,身上的衣装服饰也好,全都改成了大明朝朝廷官员的冠服。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顺义王卜失兔、奉恩侯额琳臣以及其他那些定居在大明朝京师的蒙古部落王公贵族们的身上。
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
因为在大明朝这边,这样的事情早就有了无数的先例,远的不说,就说眼下在崇祯皇帝御前受到重用的恭顺侯吴惟英家族、辽东镇的大帅满桂等人,都是外藩蒙古部落出身。
如今在大明朝的这边,若是他们不说自己是蒙古人,谁也看不出他们会是蒙古人。
而这样的一个局面,也正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所乐见的一种结果。
当下,理藩院副使多尔济达尔罕突然躬身出列发了话,崇祯皇帝也不意外,立刻对他说道:
“多爱卿有话尽管说,朕正要听听你的想法!”
“启禀陛下!臣入大明京师以来,一直得蒙陛下不弃,委任理藩院要职,常思如何报效陛下信任之恩,昨日得知消息,即彻夜思考,颇有一得之愚!”
多尔济达尔罕咬文嚼字地说完了这番话,见皇帝微笑着冲他点头,立刻就接着说道:
“臣曾经在察哈尔呼图克图汗帐下效力多年,对呼图克图汗即阁老所说的林丹汗颇有了解!
“林丹汗如今穷途末路,西迁到了青海大草滩,帐下部众逃亡,察哈尔实力大损,只能依靠西海蒙古诸部落供养,方得保全性命!
“西海蒙古诸诸部,臣也颇有了解,除了青海土默特火落赤台吉所部实力不弱之外,其他的都是又穷又小,人马都不多。
“臣又闻火落赤台吉所部,因着林丹汗之西去,已经举部南迁,不肯屈服林丹汗!
“因此,以臣之见,林丹汗带着察哈尔所部剩余人马,西迁青海大草滩,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若是陛下今时今日能够派出一个使者前往联络,仍尊其为蒙古诸部之大汗,换取察哈尔以及青海蒙古诸部与大明朝廷之和解,则察哈尔及西海蒙古诸部,今后不仅不再为祸,而且流贼盘踞西宁城之后也将动弹不得!
“若能如此,陛下在大明西北之地布置的这一盘棋局,很快就能全盘皆活了!这是臣一点粗浅之见,请陛下明鉴!”
听完了多尔济达尔罕的这套说辞,崇祯皇帝冲着他点了点头,然后看看其他人,遂说道:
“多爱卿所言,正合朕意!李邦华、洪承畴、袁崇焕、王廷臣等人先前所定之西北方略,不做更改,继续执行!
“不过,西宁河湟之地既然落入张献忠、蔺养成等西贼之手,那么朝廷与察哈尔林丹汗之间,在西北就有了共同的敌人!
“多爱卿所言恰是朕心中所想,军机处和理藩院可选择适当人选,尽快赶赴西北,寻路深入青海,去找林丹汗驻牧之地。
“若林丹汗本人及其察哈尔所部,愿意与我大明朝廷合作,朕也愿意与其和平共存!
“除了漠南之地以外,朕可以承认,成吉思汗之嫡脉子孙孛尔只斤氏林丹巴图尔为蒙古草原诸部之大汗!
“若其愿意与朕合作,朕甚至可以承认,漠西蒙古诸部与漠北蒙古诸部,皆是林丹汗的部属子民!
“若其能与大明官军夹攻盘踞西宁之流贼,朕也可以在其粮草军需之上予以适当资助!并助其今后先行统一漠西蒙古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