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科幻小说>罗雀屋的杀人舞台剧> 第两百二十六章法医的危险之旅第五幕:酒店凶杀案推理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六章法医的危险之旅第五幕:酒店凶杀案推理二(1 / 2)

挂断分局长电话之后的莫海右继续思考:

将以上所有的推理总和进酒店凶杀案未明了的那七个问题中,以布和为犯罪嫌疑人进行一次完整的推理。

第一个问题,206房间内的租客很有可能就是布和的亲人或者父亲,他之所以租了房子却不肯露面,就是因为想要私下与布和见面。

莫海右认为这个人应该是来劝导布和不要再犯罪的,但是他又想要保护布和,所以才会希望一切悄悄进行,不给布和留下不必要的麻烦。

而一般会有这种心理的,很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的父母,所以206房间的这个人是布和父亲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莫海右没有猜错的话,那么布和可以算是极其残忍冷酷的恶毒之人了,根据莫海右之前的分析,布和的父亲可能是罗雀屋第一代主人的同谋,并且是熟悉罗雀屋的人,那么,布和能够利用毒品让自己的父亲向他吐露二十多年以前的秘密,并且将自己父亲列入被害者之列,这种人难道还不残忍吗?

第二个问题,当时判断被杀者是酒店经理的理由,现在看来,都是犯罪嫌疑人设下的陷阱,莫海右认为布和总共在酒店凶杀案杀死了两个人,并非是他们之前看到的一个人,205房间内的死者很可能不是酒店经理,而是布和的父亲,而且被杀的理由也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了。

布和与自己的父亲一定是约好在雅顿酒店见面的,而且由父亲打电话订房间却不露面这一定也是事先父子两个约定好的。之所以选择雅顿酒店,因为雅顿酒店就在离罗雀屋最近的商业区内,而且比较显眼,人流量也比较多,所以布和选择了这里。

他可能不知道这里是贩毒的一个联络点,但是布和一定知道罗雀屋里面有贩毒份子的活动甚至是藏匿毒品,布和想利用贩毒来掩盖自己的罪行,这一点从边本颐夫妇对罗雀屋事件的描述中也可以听出来。杀人者一直在引导他们发现罗雀屋内藏匿毒品的事实,将他们惊恐的视线转向那些贩毒份子。

那么在酒店中该如何转移视线呢?

首先,让警方知道死者是一个吸毒的人这是必须的,不然警方不可能朝凶手需要的方向判断。但是,也不能直接将吸毒的事实呈现在警方面前,那样一点毒品的因素被排除,自己就有被查出来的危险。

因此,布和想出了一个连环套的方法,就是利用他的另一个同伙和临时雇佣来的扮演假酒店经理的那个人。自己另一个同伙设一个局,把本来就以替人做犯罪勾当赚钱的假酒店经理和真的酒店经理都套进来。

让警方在检验尸体之后发现自己在尸体身上动的那些手脚,识破假酒店经理的伪装身份。但是警方绝对不可能把这个人当做是杀人案的凶手,因为很快就能查出假酒店经理的背景身份,布和也绝对不可能是自己出面就雇佣他的。他如果是凶手的话,就绝不可能在一个即将被警方抓获的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身份。

识破假酒店经理身份之后,警方很快就会发现死者是一个吸过毒的人,并且会从死者的胃部发现残留毒品,这当然是布和最希望看到的,然后警方就会在周边调查毒品的来源,根据现在警察的破案效率,很快就能将目光集中到罗雀屋的周边,因为能够在罗雀屋内藏匿毒品,而且随时取用的犯罪分子,他们的老窝离罗雀屋肯定不会太远。

对于贩毒这样的案件,警方一定会追查到底绝不手软,不用多长时间,警察们就会发现罗雀屋藏毒,同时也会一起发现罗雀屋内的连环凶杀案,这时候,所有的矛头当然会指向贩毒份子。

如果再加上罗雀屋有几个幸存者,他们也提供了自己发现罗雀屋内藏毒的证词,最后再利用替身将自己伪装成死者藏匿在连环凶杀案的死者之中的话,就可以将自己置身事外了。要那些毫不相识的贩毒分子去替他承担罪过,而自己拿着钱逍遥法外。

虽然莫海右并不认为这样就能逃脱警方追捕的视线,至少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识破,但是那些亡命的犯罪分子可不会这样认为,尤其是已经被金钱迷晕了头脑的贪婪者。

莫海右在这里之所以用另一个同伙的称呼方式,因为他确定,卫宝贵和出租房间给恽夜遥的酒店服务员一定都是布和的同伙。

被雇佣来扮演酒店经理的人并不是傻子,布和不会需要一个傻乎乎搞不清楚状况的人来演戏,因为酒店经理这个角色可不能过早的曝露身份。不过利用一个有点脑筋的人是要担风险的,布和一定是给了那个人一大笔钱,这些钱从哪里来的,是否是赃款,现在还无法判断。

这里就涉及到了酒店凶杀案未明了的第三个问题,之前只提到过一次的出租房间给恽夜遥的神秘酒店服务员。莫海右认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布和的第二个帮凶。从他的行为来看,比假的酒店经理要了解更多的事实。

他故意让恽夜遥租下204和205房间,应该就是为了让恽夜遥给布和当目击证人,他们不可能预料得到杀人之后,酒店里的情况会如何变化。所以必须有一个人在现场监视着,并随时随机应变。

当布和自己在杀人的时候,能够让这个同伙出现在外围替他掌控情况,就说明他对这个人有一定的信任度,至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同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