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驰过,满清军队无不哗然。
就算是多铎,也听傻了,刚还在庆幸这次明军没有出现,怎么这才隔了一天,明军就把粮食抢走了!要知道,这些粮食是朝鲜这边能挤出来的最后一批粮食了啊!怎么能让明军抢走?
这么想着,多铎看着到了近前的信使,厉声喝问道:“阿济格是干什么吃的,怎么会让明军夺去的?扬古利呢,那老东西不是很稳重的么?”
“小人不知,还请贝勒爷尽快回援!”信使喘了口气,急切地再次禀告道。
多铎知道问不出什么来,也不是问的时候,便连忙下令,全军立刻掉头。他自己更是领着骑军先行往回赶,真是千小心万小心,怎么就还给明军抢走了粮食呢?
一时之间,官道上显得有点混乱,不少满清兵卒的脸上,都带着惊慌之色,大清这几年就没有一次能顺顺利利地运走过粮食!怎么搞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天的事情很多,但不管如何,太阳始终按照固定的轨迹在移动着,这不,太阳已经移到了西边,眼看着就要落入西山了。
“中丞大人,粮车都已装上船了!”魏木兰看着最后一辆粮车上了运输船,便转身提醒登莱巡抚卢象升道。
卢象升一听,抬头看看西边那火红的云彩,满意地点点头道:“虽然比预想的稍微慢了点,但还是在天黑之前装完了。行,步军上船吧,燃起篝火,通知骑军回撤。”
于是,卢象升的身边,有亲卫拿出小旗帜,向远处挥动着。
只一会功夫,江边的步军排成一排排的队伍,没有喧哗,也没有推让,快速向运输船上走去,就犹如六条长龙游向运输船。
而在不远处的一座山头上,这边的旗帜挥动后,就冒出了三个烟柱,虽然有风吹动的原因,烟柱没有升太高就散开了。但只要是山头周边的地方,还是能看到有烟柱升起的。
看到这个情况后,魏木兰便对卢象升说道:“中丞大人,我们也该上船了。”
卢象升听了,似乎心有不甘,转头看向四周。
见他这个样子,魏木兰跟他身边多年,那会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便连忙补充一句道:“这是皇上的旨意,中丞大人如今已不必再亲自领军犯险。”
崇祯皇帝就怕卢象升还是喜欢亲征第一线,就下过一道旨意,让魏木兰盯着卢象升,不得让他前去冲杀,不得冒险。虽然这样一来,的确对不起卢象升那一身勇力,可毕竟减少了危险的概率。
卢象升得到提醒,无奈地一笑道:“陛下旨意,本官自然是要遵从的。行吧,那就按照计划,骑军就由师将带回去吧!”
说完之后,他再度环顾了四周,看着近一些的骑军已经往这边靠拢,便策马往江边而去。
鸭绿江的对岸,满清新义州守将,就眼睁睁地看着明军运输船,一膄又一膄地满载粮食和明军,往下游驰去却无可奈何。当夕阳西下,连明军步军都全部上了船走人时,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他发现如今对上明军,也只有是叹气以对了!
另外一边,好不容易等到天色渐渐地暗下来,阿济格便有点等不及了,连忙传来镇江堡守将,催着他快点动身。
面对城下站着将近七百挑选出来的死士,阿济格站在城头上,看着他们,难得地脸上露出一脸诚恳,大声地说道:“你们都是大清的勇士,绝对不能给大清丢脸,就是死,也要把明军的船烧掉,冲击他们的军营,把他们滞留在鸭绿江边!“
说完这些话时,他却发现,底下的死士一个个低着头,兵器什么的都是耷拉着,看着就像没了精气神,或者说精气神很少的那种人。
阿济格看出来了,这些死士明显不想死,只是被挑中了没有办法而已。看他们这种精神状态,就这士气,如果真去冲击明军营地的话,估计和送死没多大区别!
这么想着,他就急了,眼珠子一转,脑中闪出一个念头,便立刻大声喊道:“那么多粮食被明军抢走,我们大清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甚至有可能是你们,还有你们的家人。但本贝勒在此保证,只要你们能扰乱明军逃走,能把粮食留下来,那你们每个人都会分到一大袋粮食!”
一听这话,还真比任何话都来得管用。这些死士顿时一个个昂起了头,看向阿济格的眼神中透着热切。和刚才相比,明显精神了不少。不知道谁先大声保证了一声,其他死士全都跟着保证,高声喊叫着,一定要把粮食夺回来。
阿济格听了,很是高兴,这才像个样子啊!
看着士气高昂起来的这群死士,他不由得有点期待起来,到底这群死士能给明军营地造成多大的破坏!等援军上来之后,又能夺回多少粮食?
如此想着,他便下令死士出征。
当这些死士鱼贯出城门的时候,远处有探马赶了回来,向阿济格禀告道:“贝勒爷,明军骑军缩回去了!”
阿济格听了,抬头看看西边的天空,此时已经看不到夕阳了,只有天边还有余晖,映红了半天天空。这个时候,明军骑军累了一天,也该回去休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