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云岭市很多人都有可能是文章的作者。但据我们分析,作者应该是市级层面的干部,了解历史,了解我和沈部长的过节,了解最近的人事动向,了解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一般人难以做到。”
李智宏摆了摆手,“少来这一套,不要从理论上讲,请从实际上分析。”
徐浩东说:“市四套班子,本地籍的党内干部。”
李智宏嗯了一声,“四套班子不到四十人,本地籍的党内干部也不多嘛。”
徐浩东说:“是的,十六个。”
李智宏直视徐浩东,“包括你自己吗?”
徐浩东点了点头,苦笑着说:“当然包括我自己,而且我是最有可能是作者的人。”
李智宏面无表情,“为什么?”
徐浩东说:“动机和时机及手段,我最有动机,不言而喻,也只有我最知道什么时机出手最佳,至于手段,也只有我才能知道沈方舟部长的软肋是什么。”
李智宏点着头说:“你还算是实事求是。刚才,陈长江厅长向我报告,他们的分析和初步侦查,也认为你最有可能是文章的作者。”
徐浩东说:“既然如此,那我愿意接受组织的调查,不要牵涉到其他的同志。”
“够爽快的。”李智宏转而询问姚新诚,“新诚,你认为呢?”
“我认为……”姚新诚反问:“领导,有足够发起调查的证据吗?”
李智宏不说话。
姚新诚狡猾地说:“那我就不知道怎么说了。”
李智宏笑了,“新诚,为难你了。”
随即,李智宏骤收笑容,满脸严肃,“徐浩东同志。”
徐浩东条件反射地起身,“在。”
李智宏说:“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说,你是那篇文章的作者吗?”
徐浩东说:“领导,我不是,但我再次表态,我愿意接受组织的调查。”
“好。”点了点头,李智宏指着姚新诚说:“你,代表我,送徐浩东同志去省纪委。”
姚新诚愣住了,“马,马上?”
李智宏点了点头,“马上。”
十分钟之后。
徐浩东坐在姚新诚的车里。
车开得很慢。
“浩东,你想好了?”
“不用想,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李书记他英明啊。”
“我好像懂了。”
“那你把车开快一点。”
“但有一个问题,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让我知道并参与。”
“哈哈,老姚,你不要装傻。你是个明白人,李书记让你当他的秘书,就充分表明了他对你的信任。”
“倒也是。不过,你不怕我说出去?比如说,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
“哈哈……你不敢,因为二比一,没人信你这个一。”
“是啊,政治有时候,有时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