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帝国拾遗纪> 第44章 十面埋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十面埋伏(2 / 2)

当用这身,这血,拼一个粉身碎骨,战一个天崩地裂。

“荆轲是英雄,是燕国的,大英雄!”

这是燕丹的对荆轲的最终评定,也是燕国回复秦国质问的应答之词。

秦使入燕下战书,嚣张跋扈地将燕王与朝臣都骂了一遍,索要燕丹。

燕王喜最是欺软怕硬,震惊错愕之余,忙令太傅宣燕丹对质。

燕丹许久不来,秦使继续骂,左一个狼心狗肺,右一个忘恩负义!

骂得正起劲时,燕丹持剑上殿,身后随了二十余位勇士,个个佩剑。

众臣回头注视,秦使仍沉醉于煌煌斥词,燕丹扬声将其喝止。

“什么时候,我燕国朝堂,也容得狗彘狂吠?!”

秦使转身,被汹汹气势所震,须臾镇定,怒而回斥:“燕国朝堂,也容得太子带甲上殿?且置燕王于何地?”

“大燕国政,岂容你置喙?”

燕丹挥手,舞阳抽刀,秦使大感不妙,急忙动步跑向燕王:“太子不臣,燕王救我!”

舞阳箭步追上,一刀砍下正中后背,然后提起颈袖将他拖回燕丹身边。

此时太子身后另几位壮士将副使制住,眨眼间燕国朝堂已在燕丹控制之下。

“百余年来,我燕国受尽你秦国侮辱!今日,做个了结吧!”

燕丹举起重剑,一剑斩断秦使的头颅,也一并斩断求和的希望。

燕王喜嘴巴大张看着发生的一切,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儿子竟有如此血性。

斩落秦使,燕丹才跪地禀奏:“刺秦之谋,是我所为。于身于国,九死不悔。”

燕王喜良久才清醒,威而不怒地发问:“你知不知道,你把燕国送上绝路了?”

“把燕国逼上绝路的,不是我,是秦王。”

“原本还有路可图,现在没有了。”

“割肉饲虎,与自杀何异?何不趁血气俱在,与猛虎一战!”

“你在替寡人做决定?”

“不。”燕丹捧着血剑,抬眼望着父亲:“父亲若想多做几日傀儡之主,就请砍下儿子的头,送予秦王,结他欢心。”

志在心头,泪在眼角,情在眉梢。

终是父与子,怎下这一刀,又如何下这一刀?

燕王喜扶儿子起来,拍拍他的肩膀:“你和雪,都比我强。”

这又勾起一桩伤心事,当日赵国危急,雪姬向燕国求救,燕国最终没有发兵。

倘若那时的燕丹已有此刻决心,或许还可上演一次窃符救赵。

此次已然捅破了天,就只好捅到底,连燕王的权威也一并挑战。

燕丹赫然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他唯唯诺诺的时候,父亲就当他是个不成器的窝囊废。

他果敢决断的时候,父亲就敬他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

燕王喜就是个弹簧,燕丹领悟得比秦王还晚。

燕丹挺身而出,中枢达成一致:上下一心戮力抗秦,燕国军队由太子节制。

内政既定,再图外交。

燕丹已与代王赵嘉结盟,代军与燕军合兵易水。

此番张良又带来楚王盟书,燕楚之盟也即刻敲定。

危局萌出生机,燕丹振奋不已:“若再能合纵齐魏二国,更有胜算!”

白衣卢生挥袖请命:“臣曾求学稷下,愿入齐国,酬太子千金之诺。”

“黄金台上幸得先生,此行若成,丹当筑黄金宫以赠。”

“臣不要黄金宫,只要太子信我。”

“丹以命,信先生。”

卢生再三叩拜,持节入齐。

至于魏国朝堂,张良曾有领教。

“魏王假有抗秦之心无抗秦之胆,不用说动他们动兵,只要一点风吹草动,秦国就会发兵提防。”

燕丹不禁抚掌,如此抽丝剥茧,想来燕国何曾在绝境?!

“楚国若能入战,魏国又牵制部分兵力,兵力三分意味着,燕代战场的秦国兵力比预计中要少得多。秦兵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补给线又长,并不占多少优势。相反,燕代联军以逸待劳且熟悉地形,也并非全在劣势。”

此战,大有可为!

张良莞尔一笑,凝视悬挂的宏图,从一尺远,后退,后退,再后退,最后退到一丈外。

远观,视线就不会只集中在易水一线,他想象身为秦太尉的大师兄会如何看这一张图。

东有魏,南有楚,西有流沙天堑,东北与燕代血战,北……北……正北?!

“太子殿下,咱们是不是还忘记一个很重要的盟友?”

燕丹顺着张良的目光看过去,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空旷地写着匈奴二字。

“秦国对匈奴没有威胁,而且匈奴人不打没好处的仗,他们没有理由来救——”

“不!不需要他们来救,只需要告诉他们秦国有多富裕,秦国北方边防有多空虚!”

“你的意思是——”

张良倏然拔剑步至图前,剑尖从龙城直线南下抵在咸阳,最后一剑刺破关中。

燕丹茅塞顿开:“他们不喜欢救火,可他们喜欢趁火打劫!”

太傅鞠武也惊叹了,他也曾构想过“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构于单于”,可是没有想过以这种形式。他想的是循着以前合纵的法子,把各国兵力合在一起,再选派合纵长率兵杀进秦国。这需先联系各国,还得推选合纵长,若非有大声望者,很难将各国兵力统一调度,闹到最后不攻自溃,反倒让秦国捡了便宜。

如张良之法,各国自为利益而战,谁肯不尽力?

此局若成,到时十面埋伏,且要看秦王如何破解!

若要成局绝非易事,北境凶险,当派谁为使者?

燕丹看向舞阳,舞阳长于胡地习于胡俗,既然入秦廷不合适,去胡地应当正好。

张良不认同他的想法:“舞阳须得留在太子身边,保护太子安全。”

“你是说,秦国刺客,已经到蓟城了?”

“太子知道秦国有刺客?”

“曾在邯郸城外见识过。”

“恰好我有两位朋友也见识过。”

“你的朋友,我可能认识。”

“那发书请他二位相助,如何?”

“我怕你请不动。”

“我自有请法。”

“那便再好不过。”

“与秦国决战之前,蓟城之中,还有两场战要打。”

“多谢先生提醒,是须得先将间者,斩草除根。”

“蓟城若是风云迭起,咸阳城又岂可安享太平?”

“丹,正好还有二十死士。”

张良向燕丹投去欣慰的笑容,燕丹也报以嘴角微翘。

燕丹不知,这位韩国贵族还有更深的盘算,只道天赐麒麟燕国有望。

蓟城城楼,号角吹响。

城上,一只信鸽展翅;城下,一驾车马出城。

信鸽掠过易水,越过太行,停在剑阁孤寂的门廊。束发轻装的女子拆开密信,尔后携剑辞家,只身赴燕。

车马走过邯郸道,驶入函谷关,将烹得熟透的秦使连同断头,一并送到秦王面前。

此外,为了体贴幼时的伙伴,燕丹还格外多送了一罐咸盐。

秦王举起盐罐摔得稀烂,气得浑身噼里啪啦放闪电。

“他小小燕国,啊?!国穷兵弱他还敢杀我秦使!反了天了!”

“你!发书给王翦,给我打,狠狠地打!给王翦增兵!王贲羌瘣李信辛胜全都去!”

“影!告诉影,我要燕丹的头!他的头!头!头!头!头!头……”

……

诸御史没人敢反驳,张苍也握笔僵住,全都“诺诺诺”……一片干答应着。

李斯悄悄跟赵高附耳:“去请太尉来!”

“唉!”

待赵高请来尉缭,秦王已经骂完,歪在座前拿袖子扇风——散火!

缭来,他瞟了一眼又转头一哼,以示非常不开心。

尉缭也不做声,踏着满地盐,捡起秦王摔掉的燕国国书。

他一字字看过去,国书历数秦国造的孽,事例丰富文采斐然。

国书末尾还有讨秦王檄,把秦王的身世流言也写得荡气回肠。

“好笔法!”

缭不禁赞叹,秦王摔砚就砸。

缭闪身躲过,笑道:“别恼别恼,笑一笑。这可是他们的送命书。”

秦王见他满脸神秘莫测的笑意,气散一半,也噗嗤一声笑了。

想来灭燕之策,太尉已经了然。

缭并不知道,此一战,他并非唯一的控局人。

在他看不见的蓟城,未曾谋面的小师弟已经单独为他另设一个毒局。

——————————

有一种痛,叫欲写主角而不得

清河就还是一小丫头片子,写她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以她的年龄和资历没法参与到这些乱七八糟的国家大事里,所以还是写她的哥哥们比较好玩……

比较崩溃的是,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早在去年年初这文开篇第六还是第七章的时候,我就给忌安了一个比较中二的名号——影将军。当时的情境是,秦王发现忌儿在自己的影子里,于是就把这个小表弟叫影将军。我当时的设定,就是忌儿是秦王的一个阴影,代表不能为外人道的暗黑成分,正好他干的也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光明背后就是阴影嘛,对吧;越是伟岸,阴影也越大对吧……那时候已经想好他隐名埋姓之后的代号,就是影。

我完全没想到,今年,张国师竟然出了一部电影,名字就是影……电影里的“影”是主人的替身……

虽然内涵各有不同但是重名还是蛮尴尬的,导致我在文里再打出“影”这个字的时候,特别像是抄袭或者借鉴电影的→_→

天地良心,这真的是我的原创啊艹

我不想拾人牙慧,写东西是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我还是很介意跟人撞梗的。所以我思考过再改个名儿吧,然而改不动了,设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后续忌儿非常多的情节会跟影这个概念有关,所以我没法改,还是就这样吧,我还是叫他“影”,秦王也还是叫他“影”……

但是,此影非彼影

亲爱的们,这是我的影,不是我抄的影

你们要帮我作证啊,大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