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时间段上,向倭国用兵,与向新罗用兵是同一时间。在具体时间点上,杨行密带领的岭南水师抵达济州岛时,后百济甄萱已经投降,当岭南水师正经向东航行的时候,新罗全境已经平定。
这是岭南水师第一次跨海出征,后勤保障十分重要,侧翼也必须安全,李晔将一切能够考虑到的因素,都跟杨行密做了充足谋划。
冲破重重滔浪的岭南水师,终于看到了湛蓝天空,虽然身后的海域依旧狂风席卷,但眼前的海面已经可以称作风平浪静。
杨行密第一时间下令水师检查物资损耗、人员伤亡,并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在得到将士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每艘巡洋舰上的储备灵石,都被消耗了接近两成的消息时,杨行密脸色有些难看。
“将军,灵石消耗太多了,接下来若是再遇到这样的风暴,还请将军三思而行……”副将周本向杨行密抱拳进言。
在战斗时期、事发阶段,他作为副将,执行杨行密的军令不会打半点儿折扣,但是事后却有进言之责。
杨行密看着周本,沉默了片刻后才道:“你觉得,若是本将不下令消耗这两成灵石,将士们会有多少伤亡?”
周本沉吟片刻。
他出身将门,家族世代熟悉水师,据说还是周瑜后裔,对沙场之事自然很熟悉,“我们的船都是海船,就算不比巡洋舰,也能抗风浪,加上大修士众多,能够起到护卫作用,就先前的情况来说,零星会有几艘运气不好的船倾覆,将士伤亡约莫在千余人。”
杨行密点点头,周本的推论跟他想得差不多。
他道:“千余人的伤亡,本将不愿意看到。”
周本眼神变了变。
如果是寻常将领,此刻就不会多说了,但他是杨行密的心腹,彼此关系亲密,想了想还是直言道:“将军,相较于十万大军而言,千余人的伤亡微不足道,可两成灵石的损耗就太多了,二者的价值、作用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大战未启,为了千余将士,消耗两成灵石,会极大消减舰队的战力……”
到了水师副将这种层次的位置上,战士在将领眼中就是数字,要想赢得战争胜利,很多时候都要权衡利弊。论作用,百分之一的将士,怎么都比不上两成灵石。
所谓慈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
周本的见解,符合大多数统兵将领的想法。
杨行密却摇了摇头,“账不是这么算的。巡洋舰中的灵石,可能足够用了,战争结束都消耗不完,当然,灵石也可能不够用,那是不确定的事。但能肯定的是,千余将士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
“不确定的事,我们无法把握,能够把握的只有确定因素。本将领兵,不会把大军得胜的希望,寄托在不确定的事情上。你明白了吗?
“最重要的是,大战还未开始,我们连倭国战士都没看到,就自己先折损了千余将士,这对士气极为不利。大海茫茫,倭国我们谁也没去过,那是一片陌生的土地,接下来的战事也不可预测,战局究竟如何,谁也没有把握。
“面对未卜的战场,可能接踵而至的困难,士气绝对不能伤。只有将士斗志昂扬,锐气不失,大军才有可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你可明白了?”
周本明显没想这么多、这么深入,听完杨行密的话,讶异之下陷入沉思。半响后终于想通,不由得佩服道:“将军英明,末将不及。”
杨行密挥挥手,示意周本退下,自己继续观察海面情况。
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主将,单独率领一支大军出战,不敢有半分懈怠。对于自己的先前的决定,他笃定是对的。但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他必须时常反躬自省,此时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由得开始权衡利弊,细细分析。
渐渐地,杨行密眉头皱了起来。
“杨将军方才那番话,朕听了甚为满意。”
听到这句话,杨行密神色一震,顾不上去寻找李晔的身影,连忙单膝下跪,“臣,岭南水师大将杨行密,参见陛下!”
李晔出现在杨行密身前,吩咐对方起身。
“臣一点愚见,不敢说都对,还请陛下为臣指点迷津。”杨行密恭敬道。
对杨行密顺杆子往上爬,跟自己套近乎的行为,李晔没有觉得反感,淡淡道:“每个将军对沙场之道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还会相互冲突,除了常识,谁也不能笃定的说别人的理解,哪些一定错哪些一定对。同样一种道理,有时候会带领将士取胜,有时候却会失败。”
杨行密听得满脸疑惑。
李晔转头看着他,正色道:“但有一点,你要记住,我大唐的将士,哪怕是普通甲士,生命之贵也不是灵石可以衡量的,再多都不行!他们可以战死,但绝对不能是因为主将见死不救,而毫无尊严的屈辱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