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940年初的那一段一分区史,如果孤立地看问题,这些叛逃行动都只是一个个独立的现象。似乎互相没有关联。但你只要作为一个具有前后逻辑关系的整体来看,问题就显现出来了:他们原本是相互关联并具有因果关系的。
罗文坊回忆:赵玉昆在易县最先见到的红军领导干部,就是陈正湘。1937年11月初,邓华、陈正湘、罗文坊一行人从涞源县来到易县的紫荆关,与独立团肖思明的二营会合的时候,闻知易县县城里还没有鬼子,只有保安队的时候。陈正湘当即下决心,二营用一个连守紫荆关,两个连打易县县城。这一打,果然得手。八路军打下易县县城,一些易县县城的青年学生在八路军影响下出县城往西,到达当时独立团二营控制下的西古县村,参加了方国华带领的地方工作团。
西古县村,就是杨成武夫人赵志珍的老家。当年参加方国华地方工作团的,除了赵志珍,还有陈正湘的夫人康捷,易县学生齐尧。
当时二营这两个连攻打易县县城的时候,有一支易县当地的农民军就近观看。罗文坊说,当时问起来,才知道他们是易县城南赵玉昆的队伍。陈正湘当时找赵玉昆谈话,做工作,对赵玉昆随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河北农民游击军起了关键作用。
陈正湘1940年初离开一分区,在晋察冀军区赋闲住了一年多时间,这期间,他最后一次指挥一团是晋东南“反顽”斗争,又一场打得很不错的成功战斗。直到一年多后的1941年8月,陈正湘才被任命为四分区司令员。这是一个与杨成武在职位上相同的位置。陈正湘绝不可能在一分区得到的领导位置。
你仔细核算一下。1937年的10月底-11月初,邓华、陈正湘、罗文坊(还可以包括上蔡铁根)等几个红军领导干部一起来到一分区,两年多之后,这几个红军领导干部一个不剩。都走掉了。“反顽”作战结束。1940年6月,陈正湘带一团回到晋察冀。但再也没有回到一分区。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陈正湘,8月22日开始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一团也却始终没有出现在一分区部队的行列中。直到9月涞灵战役开始。一团才出现在涞源县的战场上。
现在到了事情的主题,1940年的百团大战,是一分区没有了陈正湘指挥部队的第一次战斗。杨成武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军事才能:让你们全晋察冀都看看,没有了陈正湘,我这个一分区照样能打好仗,而且还要打得更好。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一分区打的是井陉之战。杨成武亲自指挥三团打的是井陉煤矿中的一个矿——新矿。因为战斗带有出其不意的突袭『性』质,虽说是攻坚战,三团一营损失很大,但总的来说对手是中国矿警(事后得知鬼子仅有12人)。战斗力不强,八路军又有内应。最后这一仗达到了作战的目的,攻下了井陉新矿(老矿区和阳陉煤矿因为各有几十鬼子兵把守,都没被攻占),还给聂老总带来一段佳话。
问题就出在第二阶段的涞灵战役。这一仗杨成武亲自拟定了作战计划,同时指挥几个主力团作战,事先侦察的结果鬼子人不多,战斗力不强。从涞源县城、三甲村、东团堡的鬼子分别有130多、150多、170多。杨成武出动三个主力团,应该能消灭这三股鬼子。[]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2
可偏偏侦察出了问题,涞源县城的鬼子增至五百,早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八路军出击正太路时,涞灵地区的日军便有所察觉,各据点相继增加了兵力,仅涞源城兵力就增加到了500人,而城外的东团堡、三甲村等据点也增至百人左右。日军为了防范八路军的袭击,纷纷加固工事,储备粮食弹『药』,加强戒备。鬼子方面已有防备,带有出其不意『性』质的偷袭不可能了。最重要的,按照抗战时期的战斗力对比,八路军一个团两千余人不是这五百鬼子的对手。
宋玉琳、朱遵斌带领的一团在涞源城下碰了钉子,铩羽而归,应该在意料之内,毫不奇怪。一团22日夜间开始进攻,23日就停攻涞源,集中兵力进攻外围据点。
日军记载说:9月23日,共军晋察冀边区独立第一师杨成武部约二千人、迫炮三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十五挺,进攻『插』箭岭,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第四大队第二中队约130人。防守作战七昼夜,日军伤亡惨重,孤军奋斗,而保全『插』箭岭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