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都市藏真> 第一百零四章 宝物连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宝物连出(2 / 2)

所有看到它的人,全都呆在了那里,就算是韩孔雀也不例外。

“这是冠顶珠?”韩孔雀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了他的猜测。

跟韩孔雀站在一起的,绝大多少是刚才台上下来的收藏界精英,听到了韩孔雀的疑问,立即有几人惊疑出声:“冠顶珠?”

“冠顶珠?可是从清代的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国宝?”胖刘吃惊的看着韩孔雀道。

“应该是这个宝珠,这么大的珍珠,历史上有记载的并不多,离现在最近的记录,就只有慈溪的那个冠顶珠了。”

“这颗珍珠有六七厘米大小,这足有二寸,这么大的珍珠,如果说是慈溪墓里的却并不一定正确,有人传说当年日本战败的时刻,日本人从末代皇帝溥仪手里偷到出来了一颗这么大的冠顶珠,被带回了日本。”于茜教授道。

韩孔雀道:“于教授说的也对,不过那也是一个传说,不知道还有一种传说,于教授知道不知道,也有传说顶珠冠是慈禧太后下葬清东陵时戴着的凤冠。

据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记载,顶珠冠“冠上一颗珍珠重四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一千多万两,也就是约值人民币八亿元”,是清东陵中最珍贵的宝物之一,这东西于一九二八年孙殿英盗清东陵时被盗走,下落不明。”

于茜摇着头道:“你那个传闻属于野史,至于孙殿英是不是真的从东陵里,挖出了冠顶珠,这是没法考证的,而溥仪手里的那个却是传承有序的。”

这是郑成教授也道:“清代有记载的这么大小的珍珠,只有从乾隆时期传承下来的那一个,其实你们两个说的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两寸大小是六七厘米,而如鸡蛋大小也是六七厘米大小,如果是同一颗,那么不管是慈溪还是溥仪,都有可能得到这枚宝珠。”

秦大可此时也道:“两个传说都有可能,但不管哪一个,最后的结果都是消失不见了,现在我们只有询问宝珠的主人,才能确定它的出处,不过,是清代传承下来的冠顶珠,这个好像众位都没有异议了?”

于茜教授道:“这个应该没有异议了,宝珠的传承很有序,传说在乾隆年间的某一天,乾隆皇帝到海淀离宫外遛弯时,发现后镶在皇冠上的。”

此时另一名教授刘风雪也道:“有明确的记录记载了清代冠顶珠的传承,直到末代皇帝宣统,这可宝珠应该是宣统带出皇宫的。”

韩孔雀奇怪的看着这些教授专家,虽然人家没有明说,但几个人几句话,直接否定了他的猜测,确定了这只宝珠的传承。

虽然韩孔雀也知道有可能像他们说的那样,是溥仪带出皇宫,后来被日本人走了,可这些专家教授也太肯定了吧?

韩孔雀对这可宝珠是慈溪墓里的,还是溥仪带出来的也不能确定,毕竟都是传说,所以他也不再说什么,反正他们全都认为,这是清代流传下来的冠顶珠。

场中出现了一件宝珠,让气氛达到了地点,虽然像元青花,九龙宝剑这样的如果是真品都算是国宝,但这种国宝,却不如一颗如鸡蛋般大小的珍珠,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就在韩孔雀胡思乱想的时刻,场中又是一阵喧哗,韩孔雀赶忙挤上台一看,里面是一个直径有二十公分大小的翡翠球,纯净通透的绿色,看着就恍如一泓碧水,没有一丝杂质,说实话,真像小时候玩的玻璃珠放大了。

“慈禧寝陵里的翡翠西瓜?”韩孔雀心里充满了疑问,这才交流会,这些人跟慈溪陵墓杠上了,这不是孙殿英的后代来参加交流会了吧?

下面接着又上来一副字:“茫茫上天降祚为汉作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宵映素灵夜叹皇运未授万宝增焕历纪十二天命中易......出师颂?”

这次韩孔雀茫然了,连出师颂也出来了?

《出师颂》由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是索靖流传下来的唯一墨宝,也是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

刚开始传承很有序,先是有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时入宫廷,明朝由收藏家王世懋收藏,清朝再入宫廷。

清朝末年,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抗战胜利后溥仪被苏联俘虏,《出师颂》原本随即失散民间。

但却突然于二零零三年在嘉德拍卖现场亮相,故宫果断以“优先购买权”以两千万元购得。

但因为原故宫副院长与嘉德工作人员有亲属关系,再加上购买过程中的法律漏洞,和作品本身的各种疑点,因此外界认为这本《出师颂》可能是赝品。

有人猜测真迹仍流落苏联或东北,故宫方面也没有进行答复,所以这里仍暂定为下落不明。

现在这幅字出现在这里,是个什么节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