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科技王座> 第三十六章闻得学校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闻得学校开(1 / 2)

孔令晨扛着锄头,跟着收工的社员们一起,迈着疲惫的步伐朝着向阳公社第十生产大队的方向走去。

他们大队劳动力一共有三百多人,其中两百多是本地社员,八十多名下乡知青。

队伍拖得很松散,前面部分是那些本地社员。他们从小做惯了农活,虽然一天下来也有些疲倦,但还能说说笑笑,一些青毛头们还相互之间打打闹闹。

插队的知青则是走在后面,一个个无精打采,神情木然。

他们倒不是吃不了苦,下乡这么多年,就算以前不会的也练出来了,最多是没有社员们干得那么好。他们的疲惫,更多是精神上的空虚,看不到前途的麻木。

当初下乡的时候,人人都是怀着满腔热诚,要开发边疆、建设边疆,把科学知识传播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帮助贫下中农在共产主义大路上阔步向前。

来了以后,他们才知道农村的环境是多么恶劣,条件是多么艰苦。真正参加农活以后,才发现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本没用,连狗尾巴草和稻穗都分不清楚,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原来送他们下乡,不是让他们教农民,而是让他们接受农民再教育!而且一教就是几年、十几年,“毕业”遥遥无期,丝毫没有一点音讯。就好像是把他们从城里诳出来,然后扔到农村就不管了!

热情消退以后,剩下的就只有焦躁、烦闷,当仅存的一丝期盼也被扼杀以后,自暴自弃、绝望、麻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思想,就成为知青生活之中的常态。

有些熬不下去的知青,选择了跟本地人结婚,有的都已经生下了小孩,但更多的人还是不肯向现实屈服。

他们大多出身城市,跟农民们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生活环境不同、接受教育层次不一样,双方之间很难找到都感兴趣的话题。结婚只不过是因为过得太过苦闷,而想找一个伴。

本地社员们对这批知青也是看不上眼的,一群娇生惯养的城里娃,三个人还顶不上一个本地社员能干活。不懂就学呗,又不是谁一生下来就啥都会,可这些娃还自视清高,不肯好好听老社员教,经常胡搅蛮缠,要么就是闷着头胡干。

久而久之,双方之间虽说不是势成水火,但也是各走各的、泾渭分明。

“孔令晨,你听说了吗,龙康那边学校要开了。”同组知青,来自成都的贺援朝靠过来,低声说道。

“啊。”

孔令晨拖着嗓子,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今天这锄头怎么这么重,上面是不是沾了太多粘土,咯得肩膀生痛。

他有心放下锄头看看,却又懒得理会,就这样跟着前面人的屁股,一步步往前捱。

不过他自己清楚,那是因为他心里有团火在燃烧。

为什么,为什么跑到偭定去的那些人都有学上,他堂堂三十五中的高材生,却要在这里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每天三顿肚子都填不饱的饭,挥舞着沉重的锄头在田间地头干活?

早知道会是这样,他当初还不如跟着其他人一起,也跑过去算了,就算被打死,也比这样一天天活受罪好!

“妈的,贾志文那个王八蛋又跑回来了,穿着干干净净的军装,扎着武装带,神气活现地跑到我们寝室来,跟我们吹他在291旅那边怎么怎么好。还说他们部队现在发津贴了,普通战士都有二十块钱,他当了个小班副,还要多两块!看他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老子恨不得揍他一顿!”贺援朝破口大骂着,语气中却带着浓浓的酸味。

跑过去的知青,很大一部分都是分配到云南的知青。虽说现在一个在农场,一个参加了人民军,可彼此之间并没有完全断绝联系。偶尔还有些知青,利用假期会跑到原来的农场,去和以前的兄弟、朋友聊聊天。

贾志文就是他们公社出去的,在这里也有几个同乡校友,回来也不奇怪。

只是最近他回来的次数多了,有几次按说还没到假期,他也跑回来了,在各寝室钻来钻去,逮着人就吹291旅怎么怎么好,饭可劲吃,有时还能吃上肉。这几天又开始吹他们旅每位战士都领到了工资本,每月最低都有二十块钱津贴,又有军人服务社,县城里卖的东西,他们那都能买到。

偏偏他说的这些,还有不少人爱听,每次他来,都有许多人凑过去听热闹。由于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偷奸耍滑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他们依然是每天下地,可地里收成却越来越少。食堂开出来的饭也眼看着一天天往下减,知青们很少有吃饱的时候。

听着贾志文一通海吹,大家肚子虽然还饿着,可精神上感觉却饱了许多。

有喜欢他的,自然也有讨厌他的。

有些人就趁他来的时候,悄悄跑去通知公社——贾志文是自己跑的,说起来性质跟逃兵一样。公社抓住他,就是不批斗他,也少不了要揍他一顿,让他吃点苦头。

可贾志文也狡猾,每次都派人在外面放哨,远远发现公社派来抓他的人,就立刻逃走。结果公社几次想抓这个典型,都被他溜了。

想不到今天又来了。

这次吹的是291旅即将成立的新学校,据说从国内请来了几百名老师,要给他们上课。只要通过了高中学历考试,就能包分配,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我呸!

老子一滴汗掉地上摔八瓣,你小子居然就能进工厂当工人!这什么烂世道,真他娘的不公平!

这消息孔令晨不是第一次听到,以前也有其他农场传过类似的话,但他都选择了不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