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
“吉阳军?”
当听到赵猎提出的新建议与新地点时,满堂跌眼镜——如果这时有眼镜的话。
琼州,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在宋代,这是个专门流配官员的蛮荒边鄙之地。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就曾流配琼管(琼州州城,今海口府城),对于此地,最熟悉的当数苏刘义了。
苏刘义首先表示反对:“去岁秋冬,琼州尚在我手,元将阿里海牙攻掠琼州。琼州安抚使赵与珞率领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诸义勇,在白沙口抵拒元军长达数月,使阿里海涯的舟师迟迟不得登陆。彼时若能登琼,与赵安抚使合兵一处,倒是大有可为。可恨州民诸獠,不识忠义,不恤国恩,竟发动叛乱,执赵安抚使献与元虏,致使五义士被车裂。蛮夷之地,毫无气节,罔顾恩义,实不足为肇基之地。”
张世杰对这个横插一杠的宗室少年很不感冒,淡淡道:“眼下琼州全境尽入元虏之手,琼管城驻守着元军一个中万户府,想夺取谈何容易。孟备少年英锐,锐意进取是好的,只是须晓得知己知彼之道。”
文天祥、杨亮节也认为此议不可取,这与他们“弃边荒而就大埠”的理论完全相反,不嗤之以鼻已经算给面子了。
只有陈宜中听出其中另一层意思:“孟备方才言及吉阳军,似乎本相也有所耳闻,有番商传言乃坚城大埠……”
杨亮节不以为然:“琼州一府三军,皆下等军州,公廨尚且寮舍,何来大埠?”
“事世无绝对,有时就是那么奇怪,吉阳军城,就是坚城大埠。”赵猎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张图纸铺开,请诸臣近前观看。
“这里是琼管,这里是万安军,这是昌化军,这是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猎指着一幅手绘的海南岛图,手指从北而南移动,侃侃而谈,“阿里海牙攻取琼管后,晓谕降万安、昌化、吉阳三军。也就是说,此三军乃不战而降,城池未遭破坏——事实上,昌化军城不过一军堡,万安军城不过一小城,皆板筑土夯,经年失修,俱坍塌矣。唯有吉阳军,乃用砖瓦包砌,周围一里余,计二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六尺……开东、西、南门。更有宁远“后河”绕流城北,河道长约八里,水源充足……”
“怎可能!”杨亮节第一个叫出声来,其余诸臣皆失惊齐附。因为赵猎给出的数据实在太惊人了,一个地处海天一隅的下等军州,军民户不过几百,而且周围多为獠民,怎可能建这样一座坚城,更开凿河道八里,这得多大工程?在这海天极南角落,有必要有可能搞这样的大工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