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迪一愣,看看罗森博格,他正皱着眉头,认真的阅读剧本,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莎翁作品的魅力,这会儿也不要说和秘书说话了,就是在他耳边敲锣打鼓,怕他也是听不见了。“是的,我是艾斯,您叫我迪迪就好。我的朋友都这么叫我的。”
“要喝点什么吗?”
“不用。”迪迪笑着指了指放在罗森博格身前的咖啡,笑道:“我不会呆很长时间,很快就走。”
秘书笑一笑,转身出门去了。迪迪看看正在埋头阅读的罗森博格,忽然坏坏一笑,端起他桌上的咖啡,一饮而尽,这才施施然的出门去了。
对这近在咫尺的一切,罗森博格根本没有半点察觉,随着阅读的进行,他的心里充满了妒忌!是的,就是妒忌!只翻看了三两场戏份的内容,他就有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能相信的认知:这样的剧本若是不能的到百老汇舞台上演出的机会,那么全校、全州、全国、全世界就再也没有一部剧本有资格登陆百老汇了!
罗森博格这会儿矛盾极了,一方面他希望能永远的看下去,另外一方面,他又急于知道最后的结果。他的眼睛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写有文字的纸张,只能以右手的指尖感受着剩余页数的厚薄,剩余的已经没有多少,就在他心中充满了遗憾的时候,麦克白的一段文字冲入眼帘:‘她反正要死的,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罗森博格怪叫一声,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激荡的情绪,只觉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汇聚成的一条大河,把他完全的裹挟在其中,他如同怒海之中的一叶扁舟,随着波浪上下翻滚,心中充满了震撼!
和《麦克白》相比,其他所有的一切,不论是《南太平洋》、《理发师陶德》还是《不求回报》、《拳王奋斗史》,都如泥沙对珠玉,不但失去了光彩,更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但这样的认知却更让他恼怒,一个华国人,怎么能、怎么敢、怎么可以写出这样的剧本?为什么这样的才华没有降临到我的头上?
一中午的时间,罗森博格没有在沙发椅上挪动分毫,全部身心都陷入到剧情当中去了,《麦克白》在莎翁作品中,占据一个最迅疾的称号,故事内容是极短的,却绝无丝毫冷场,一个高潮连接一个高潮,仿佛机枪中发射出来的子弹,每一颗都击中你的胸膛,让人有目不暇接,甚至难以喘息的窒息之感。这就如同把自己化身成为剧中的主人公,越是挣扎,越是在劫难逃;越是如小昆虫那样的想挣脱蛛网,越是作茧自缚,仿佛陷身进那悲剧的命运,再也无法自拔!
《麦克白》的故事以一种戏剧作品中少见的高速行进到最后,没有太多的曲折,坏人得恶报,终于以麦克白的最终授首为结局,自己为谋朝篡位得来的宝座求得重重保险,最后却像海浪冲上礁石,把自己撞得粉身碎骨的悲惨结局。
在罗森博格看来,这个故事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理想、道义并不是表现在正面主人公的身上,反而是在末路枭雄的麦克白身上得以体现,甚至那个狠毒尤胜过他的麦克白夫人,不也是在精神崩溃的梦游境地,才有那么一点点人性的火花闪现吗?
这个认知,让罗森博格没来由的打了个冷战,剧情这样设定,人物如此安排,只能说明,作者心中的悲观主义是多么深重!同时,在另外一方面,又透露出了作者在悲剧的绝境里,隐约瞥见了理想、道德的最终胜利和信心、希望的最后恢复。
罗森博格长长的叹息一声,贪婪的阖上剧本,心中真诚的赞叹,以数万字的剧本,完整的描绘出一幅中世纪的画卷,其中还透露出作者本人独有的哲学思想,真是难以置信,迪迪?艾斯这个家伙,到底有多少才华?!
擦擦溢出眼角的泪花,罗森博格霍然而起,紧紧的攥住剧本,一溜烟的冲出办公室去了。
PS:明天有事,暂停更新。后天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