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皱眉说道:“棉花甚么的,能有这么厉害?”
“我之前不是跟你说了吗,这棉花,也就是白叠子了,它最厉害的地方是能保暖,只要穿得厚,再冰天雪地的都不怕。契丹人虽然牧羊,可你不知道的是,在幽云十六州那边,其实他们已经开始农耕了,可以说跟大宋也没啥区别的。”
“这又如何?”赵煦不明所以地问道。
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有时候我觉得你这皇帝做得真轻松,这样的功课都不做。说实话,打仗,其实打的是经济实力。即便是契丹人那样的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度,一时半会能聚集大量兵力,可只要打上半年,国内的经济就会垮了。别的不说,就拿羊毛来说,契丹人过冬全靠这个了。可他们的羊毛,不懂硝制,只会简单处理,所以不能久放。所以,只要拖他们几个冬天,他们连过冬的衣裳都找不到了。再说了,即便契丹人打仗不用带多少粮草,可拉出了这么多人来打仗,他们还有人放牧种地吗?”
赵煦一愣:“你是说,契丹人不敢一直来攻?”
“从上古时代起,北方游牧部落就是这么个模式,只会在秋冬之间南下掠夺。这是因为这会他们的羊肥马壮,能支撑他们用兵。但是过了几个月,他们的粮食耗尽,马匹掉膘,这些游牧部落就不得不撤兵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游牧国家的经济,比农耕国家的经济脆弱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汉朝西击匈奴能成功,唐朝能把突厥撵走的缘故。他们即便一时强盛,也无法持久。这是因为草原上的生活条件恶劣,出产不多。一旦打仗打得久了,他们的生产就受到影响,进而没有粮食、衣裳……这样的情况下,拼的就是民族的韧性和底蕴了。”
这么个新鲜的角度,让赵煦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所以,只要守住几个月,契丹人不退也得退了。怎么守,也是个学问。首先,必须坚持一种制度,那就是坚壁清野,秋收过后,必须把百姓和粮食都运进城中去。同时,利用水泥的特性,几年之内,在华北平原这里……额,也就是在河北东路这里,高筑墙,广积粮,练精兵。这练精兵就不用说了啊,利用蜂窝煤作坊,剔除老弱病残……”
张正书洋洋洒洒说了一堆,其实就想说明一个道理,没有天险的情况下,防守就只能被动了。
可被动防守也有被动防守的主动,坚壁清野、梯次防守、多城联动、训练乡兵……赵煦听了都觉得是良策,直到张正书说到了战略反攻:“这是相持阶段,也就是说辽国不想打,我们大宋也不想和他们打。但事情不会一成不变的,现在夏国垂垂欲坠,甚至还有投降的念头了,夏国若是倒向大宋,必然会加重辽国的危机感,那么战争可能就要到来了。”
赵煦冷冷地说道:“如此甚好,朕也想和耶律洪基碰一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