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声一响,蓝旗预备,红旗射击,绿旗进军。
大明的登陆部队虽然分成了不同的阵营,但是基本都以这种进攻方式不紧不慢地向前推进。
在这种热兵器刚刚大规模应用的年代,军队的指挥系统如果不想出现混乱,就必须以这种有些僵硬的的方式来进行进攻。
虽然这会减弱灵活***费一部分进攻的威力,但是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基本的威力下线。
而即使处于下线的威力,也不是任何冷兵器阵营能够抵挡的。
东瀛人的抵抗更像是在送死,他们几乎威胁不到大明士兵的生命。
甫一交锋,大批的东瀛武士就像被收割的庄稼,被收割了一大片。他们都是最为英勇的武士,但越是英勇,倒下的越快。
他们的倒下又影响到了其他人,让所有的人的士气消失无踪,开始了溃逃。
而大明士兵这边,只有零散的士兵被敌人的暗箭所伤,他们被随队的军医快速地转移到了阵营的后方。
倒下的东瀛人却没有人照应,那些受伤惨叫的武士们,在历经痛苦之后,被跟在攻击阵营后面的辅助士兵用短刀割开了喉咙。
他们的人头也被一个个割下,作为登记军功的凭据。
在德岛市,五百个火龙军的士兵几乎就能遍布那个小城,但是在岛屿众多,水系众多的大阪,他们根本不够分配了。
如今的大阪,虽然与后世的规模根本无法相比,但是也聚集了超过十万民众。他们以大阪城和天王寺为中心,发展起来了一个面积超过五十平方里的巨大城池。
在城墙之外,是数万平民的棚户区,这些棚户区分布在数十个临岸的小岛和河道边,组成了一个迷宫一样的复杂区域。
眼见不能力敌,东瀛人主动用火焚烧了各岛屿与河道之间的木桥,拆掉了石桥,期望以这种方式来阻挡大明士兵的脚步。
登陆的大明士兵越来越多,从最南侧的住之江区,到大正区,再到港口区,浪速区,西成区。
这数万的士兵进入这些区域,就像浪花溅到了池塘里,再也看不到任何涟漪。
但是风暴不仅仅来源于人数,更来自于大明士兵能够掀起的武力风暴。
站在距离港口区大约三里的海面上,朱瞻基能够清楚地看到城市各处升起的阵阵白烟,那些都是大明士兵的火枪,射击造成的烟雾。
根据这些烟雾的移动,就能判断出大明士兵如今的进攻态势。
缺少小船穿行的大明士兵在桥梁被破坏之后,进攻的确受到了阻碍,不过,这些困难只是战斗过程中的过程,并不能改变整个战场的趋势。
面对这种情况,并不善于指挥作战的朱瞻基并没有插手,让郑和全权处理战场调动。
郑和当仁不让,连续下发了一系列命令,首先升起了土黄旗,让大明士兵暂停攻势,固守阵地,然后汇报所处位置。
当大阪地图上面被大明士兵占据的区域被涂成了黄色,整个城市的对战局势就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火器营是柳升的心肝宝贝,他首先建议道:“殿下,如今道路阻断,进攻受阻,分散攻击只会造成我大明将士的伤亡增加。火枪手若是遇到敌人攻到身前,火枪的威力远不如长刀。殿下,不如火攻。”
“我明白……”朱瞻基看着水流众多的大阪城皱着眉头说道:“攻打大阪的目的是为了震慑倭人,若是在我们的战场没有占据巨大优势之前,只是火攻,不能让倭人恐惧,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同仇敌忾,破釜沉舟之心。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大阪城我们就是烧,也烧不到中心城区。我们要打,就要从精神和身体两方面都让他们恐惧。所以现在火攻也不是良策。”
郑和建言道:“殿下,大阪是东瀛的物资集散中心,如今在我大明占领的区域,有多所仓库,里面装满了粮食和各种物资,这些物资对我大明也是有用的……”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让后备军清理物资,装运上船,另,将占领区域的倭人当做苦力,三十岁以下女子,全部运回大明。”
大阪复杂的地形注定了不可能一举拿下,大明也不愿在这个城市耗费太多的精力,损失太多的人手。
拿下大阪只是战术目的,并不是战略目的,如果有可能,朱瞻基更愿意在稳定了本地的局势以后,派出一支特战队,直接攻入京都。
威慑整个东瀛,打乱整个东瀛的管理体系,才是大明的战略目的。
当东瀛政令不通,各自为政的时候,东瀛就任由大明拿捏了。
当然,这些要一步一步来,急功近利是绝对要不得的。
赵永亮和羽林卫的六千将士分乘了六艘两千石战舰,簇拥在朱瞻基的旗舰四周,看到岸上的战火连天,他们的心里只有羡慕。
但是身为朱瞻基的亲卫军,他们不可能每一次都作为主力出战,所以这一次他们虽然装备了全军最先进的双管燧发枪,但是也只能在后面看热闹。
赵永亮不止一次想要主动请战,但是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这股冲动。
上一次出战,羽林卫立下大功,他自己也受封广成伯,这已经让无数人嫉妒了。
要是他们在局势并未到必须他们出动的时候,他们请战,就有抢功之嫌,这对他以后的发展并无好处。
一艘传令船来到了羽林卫的旗舰下,为首的內监大声叫道:“赵指挥使何在,殿下有令!”
近卫连忙叫来了正在甲板另一边的赵永亮,赵永亮大喜,还以为自己要被派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