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从来就不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情。
释迦牟尼佛说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
前四者是生理上的痛苦,后四者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又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苦,是说被色、受、想、行、识五种法能障蔽住人天生应该具有妙觉真心
,使之不得显现,还是一种痛苦;求不得,就是想得到的东西却总是得不到,更是一种痛苦。
后来,师父给我讲解这一段的时候,他说人生八苦可归为一苦,就是“求不得”。
生,求不得不生(不生非死);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爱别离,求不得团聚;怨憎会,求不得解脱;五蕴炽盛,求不得清明。求,就是欲。求不得,便是苦恼。
而这,大约也是我法号的来历。
没有“求”,只有“不得”。
那“不得”的人生,是不是就“不苦”了呢?
……
从前,在一座香火不旺的寺庙里有一个小沙弥,从他有记忆开始,就一直住在这里。
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四面围墙之内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师父、师叔、师兄就是他的全部亲人。
偶尔由师父带着看一次电视,就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
而香客、师兄们讲得山外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好像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遥远的如同挂在天空中的星星。他所在的这座庙,庙门常年不关,但很少会有人出去。听师兄们说,他们这间小庙是在北方某个山区里面,由于地势比较险峻,四周都是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平时人迹罕至,如无必要,很少会有人出去
。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一年,他十一岁;也是那一年,他的师父圆寂了。
师父的死对他来说几乎就是整个世界坍塌了一半,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干瘦老头,有一天会从他的生命里永远消失。
当师父的法身被推进化身窑的时候,小沙弥生平第一次走出了庙门。
他离开寺庙,是为了忘却,也是为了寻找。
师父说的佛到底在哪里,他又为什么让一心向佛的师父在承受了那么痛苦地病痛折磨后凄惨的死掉。
这个佛,还是师父口中的佛,还是自己心中的佛吗?
这个小沙弥一直向前走,困了就在石头上睡一会儿,渴了就喝口山泉水,饿了就到护林人的屋子里化块馒头吃。
护林人知道附近有座寺庙,偶尔也会有僧人和香客从这里经过,便没有太放在心上。
一天之后,他进入了这个森林的最深处。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人。
那人看上去似乎比他还要狼狈,穿着一件奇怪的衣服,见到小沙弥先是一惊,可在看清楚他是独身一身后,又是一阵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