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是因为太子的事情,李二陛下心情不怎么样,出宫散散心,去了庄子上,那还算合理,自家闺女怀孕生孩子,作为皇帝,也跑到东山县庄子上,这算是怎么回事儿?
要去也不能当天去,怎么说也得过后才行。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李二陛下反驳道:“兕子是大唐的公主,更是朕的女儿。”
“好好好。”长孙皇后笑道:“即便是去,也得等兕子将孩子顺利的生下来再去探望为好,否则,陛下可又要听御史言官们的念叨了。”
李二陛下听长孙皇后这么说,这才点了点头,认同了长孙皇后的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让朕颇为烦恼啊。”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又在烦恼什么?若是朝政之事,召见群臣商议就是了。”长孙皇后端起碗,为李二陛下盛粥。
“此事也不算朝政,还是东山县庄子上的事儿,是兵学院。”李二陛下说道:“若是此事能与朝中的大臣们商议,也还好了,关键就是朝中的一些人,本不认同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
“这是为何?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教书育人,为朝廷培养人才,不是很好吗?”长孙皇后问道。
“嗯,好是好,朝堂之中,也是老毛病了,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触动了一些人占据的利益,所以一些人,并不喜欢东山县的书院,还有国子监的那些官员们,巴不得庄子上的书院倒闭呢。”李二陛下无奈说道:“离着东山县庄子上的文学院的学生们结业还有两年的功夫,两年之后,他们就会参加朝廷的大考,到时候,便是文学院和国子监之间的较量,如此一来,观音婢还觉得,朝中的大臣们,会喜欢庄子上的书院吗?”
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招收的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多数是清白庄户人家的孩子,出身不高。
而国子监之中呢?大多都是有些身份背景的学生,即便有那么一两个寒门子弟,在国子监之中的日子也是不怎么好混啊。
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起来,国子监的监生们,是看不起东山县庄子上书院里的学生的。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监生都是这般想法,心里存了有一争的心思的人还是有的。
但是毕竟相对于寻常人来说,他们的出身也是优越的,心里也是存了那么几分的优越感。
至于朝堂上的一些大臣,私心而已。
虽然身为帝王家,不喜欢自己的臣子抱有这么大的私心,也希望他们能够一心为了朝廷着想,但是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人非圣贤,哪儿会有那么多大公无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