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三十五里,父子俩来到了一座小县城。根据阴司提供的信息,老女鬼生前就住在这座小县城里,是个媒婆,人称“巧嘴婆”,去世已经将近五十年,生前凭一张巧嘴给人作媒无数。
高祖和太爷一合计,老女鬼去世时间不算太久,找城里一些老人问一问,或许能问出一些信息。
于是,父子俩在县城里转了起来,看见上些年岁的老人就过去询问一番。还别说,问了几个老人,全都知道“巧嘴婆”,其中有两个老人,还是巧嘴婆给作的媒。
几个老人说,巧嘴婆没儿子,生了五个闺女,五个闺女也早就嫁了人,如今在县城里,已经没有巧嘴婆的家,至于她那几个闺女,年龄也都不小了,不知道嫁到了哪儿,按照年龄来算,还在不在人世都不好说。
不过,巧嘴婆的坟还在,巧嘴婆的婆家在城里算是大户,巧嘴婆的男人兄弟好几个,巧嘴婆死后,进了他们家祖坟。坟就在城东,坟地里长着一棵大柳树,巧嘴婆的坟就在柳树下面。
打听到以上这些,父子俩按照老人们所说的位置,来到了城东一片坟地近前。这是一片杂草丛生的乱地,坟地里确实有一棵歪歪扭扭、叶子掉光的老柳树。
父子俩走进坟地,来到老柳树跟前,就见柳树旁边隐隐约约能看见一个凸起的荒草堆,这个就是巧嘴婆和他男人的合葬坟,在合葬坟周围,还有几座不太明显的草堆,应该也是坟茔。
高祖看罢摇了摇头,“这片坟地早就荒咧,至少有二十年没人过来上坟咧。”
太爷问道:“难道他们全家都死绝户了吗?”
高祖说道:“我看是他们的后辈立了新坟,把这块祖坟给扔下咧。”
太爷问道:“没了后辈祭祀的坟头,还能召回巧嘴婆的魂魄吗?”
高祖看了太爷一眼,没回答他的问题,从带来的物品里翻找起来,找了一会儿,高祖似乎想起了啥,吩咐太爷,“你到驴车那里等着,没我的吩咐不许过来。”
太爷闻言一愣,问道:“爹,您做法事还不能让我看么?”
高祖没吭声儿,依旧翻找着物品,太爷又说道:“您不是要我把手艺传下去嘛,您连看都不让我看,将来我怎么往下传呢?”
太爷这么一说,高祖说道:“不是不让你看,是还不到时候,现在传给你这些,你只会拿去闯祸!”
太爷不服气,但是,又不能忤逆自己的父亲,极不痛快地转身离开了坟地。
太爷不知道高祖在坟地里做了啥法事,半个时辰之后,高祖从坟地里出来了,高祖对太爷说道:“巧嘴婆的鬼魂就在县城,赶紧回去,晚了只怕会给她跑掉。”
太爷二话没说,赶上毛驴车带着我高祖,又返回了县城。不过,高祖似乎并不知道巧嘴婆鬼魂的具体位置,让太爷赶着毛驴车,可着县城里转悠起来。
一来二去,时间来到了晌午。经过一家饭庄的时候,太爷抬头看看天色,对高祖说道:“爹,我看时候不早了,咱先在这饭庄里吃些饭吧。”
高祖显然没心情吃饭,“继续找,找着了再吃。”
太爷说道:“这么找下去也不是办法,到饭庄里坐一坐,兴许能听到些信儿。”
太爷话音刚落,有那么男男女女三五个人,簇拥着一个老婆子,走进了饭庄。
高祖和太爷相互看了一眼,谁也没说话,太爷立刻将毛驴车在饭庄门前拴好,父子俩快步走进了饭庄。
饭庄里面是个大厅,放着七八桌桌子,这时,已经做了五座客人,加上刚刚进去的那些人,总共六桌,太爷和高祖在那些人旁边的桌子坐了下来。
店小二忙活着,忙活完那桌上的客人之后,来到高祖和太爷的桌旁,太爷随便点了两个菜,把小二打发走了。
父子俩这时的注意力,全都在刚才那桌人身上,尤其是被人簇拥的那个老婆子。
高祖低声对太爷问道:“你看着老婆婆有什么问题吗?”
太爷回道:“很像被附身了,额头昏暗,肉不附骨。”
高祖点了点头,这时,小二给那桌上了菜,还上了坛就,老婆子不等别人给他倒酒,自己先拿去坛子,给自己慢慢倒了一杯,端起来一口灌了下去,笑着说了一句:“好酒哇,几十年没喝过了。”
旁边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见状,连忙又给老婆子倒满了,问道:“您真是巧嘴婆下凡么?”
高祖和太爷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老婆子朝中年人斜了一眼,抬手朝她自己指了指,说道:“这婆子把媒给你们还在说成了吗?”
中年人摇了摇头,老婆子说道:“那你们等着,等我吃饱喝足咧,一准儿把这趟媒给你们保下来。”
中年人,包括旁边的几个人,闻言大喜,老婆子又灌了一杯酒,问道:“你们有女方的生辰八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