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后,忙碌了一季的农人,也都渐渐闲了下来,村里的喜事,也是一件接一件,陶五平家的香菊儿,出嫁得也算风光。陶五平二儿一女,两个大儿子也是早已成家,惟一的女儿,也是从小疼爱着长大,又跟着王氏学了刺绣的手艺,多少也算是个能耐的姑娘,出嫁时的嫁妆,置办得也算比
一般姑娘家丰厚许多,毕竟家中有不少田地,再加上父兄争气,得闲就做些小工,她自个也做些绣品,零零碎碎加起来,置办一副像样的嫁妆也不难。香菊儿的模样,虽不能与六房的几个姐妹比,但比起一般的姑娘,也算清秀可人了,在家又颇受父母疼爱,并不曾干多少活儿,一身肌肤养得细致白嫩,若是打扮得华美
些,说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也都有人信。婚事办得也算顺遂,新郎虽说面相老成了些,但因他读书人的身份,倒也没有人敢小瞧了,村人多热情,新郎是从县城来的,也有心想与他套套近乎,玩笑几句,奈何这
读书人清高得很,并不好亲近,一群人也就作罢。
总归一场婚礼,还算是办得热热闹闹的,只是新郎不近人情,给大家心里留下些不太好的印象,但也都是纯朴乡里人,事情过去,也就不再提了。紧接着,十月初八,便是香花儿出嫁的日子,嫁妆是早早就准备起来了,又是家中的长女,第一个女儿出嫁,陶六平夫妻俩自然也是格外看重,况且男方的聘礼也送得十
分丰厚,他们这嫁妆自然也不能太少了,将男方送来的聘礼,添添减减的,大半也都陪送回去,如此,凑齐了四十八抬。
出嫁当日,这嫁妆一摆出来,都不知晃花了多少人的眼,这样丰厚的陪嫁,在村里数十年来,还真是头一份,至于数十年前有没有,没人活那么大岁数,也是不得而知。
这样陪嫁闺女的,还真是少见,顿时造成了轰动,全村的老老小小,全都拥挤过来看嫁妆。这如何不算是件稀罕事,一般姑娘出嫁,能有个十抬八抬的,都算是不错的了,就是前几天出嫁的香菊儿,家境也算不错的,但她那嫁妆也不过只有十二抬,与香朵儿的
比起来,也是差得悬远。不过想想也能理解,陶六平夫妻俩近些年都赚不少钱,他家那大宅子,在村里都算头一份的,更何况家里没有儿子,只有这几个闺女,赚那许多钱来,不陪送给闺女,难
道还留着放棺材板里不成?
不少人眼带羡慕的同时,看向陶六平的目光,也带出些异样,这就是没儿子的人,赚再多的家当,也都只能送给外人,也着实让人叹息啊。不过喜事总归是喜事,一群人看热闹,也是高兴得很,尤其是王氏为人也算大方,早就准备好的喜糖,是见人就发,一些瓜子、干果之类的,也是随便任吃,大人还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