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按照徐恩盛的设想,肯定会出兵攻击江南,但却不是现在,更不可能跟着洪承畴的指挥棒行动,而是等洪承畴先和江南残明拼个你死我活之后再行动!
徐恩盛提出的这个“渔翁得利”的总体战略不仅代表了左部人马的想法,同时和英亲王阿济格的设想如出一辙。
不论是阿济格还是左梦庚,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尤其不希望给洪承畴打下手。
消耗自己的实力去和江南硬拼,然后被洪承畴摘取胜利果实……反过来还差不多!
虽然阿济格没有明说,但却曾不止一次的对左梦庚做出过非常明显的暗示:先和来犯的明军缠斗,做出一副正在激烈交战的姿态,却不急于歼灭明军,而是尽可能的把战争拖延下去。一直等到洪承畴和江南残明决战之后,再倾尽全力攻占江南灭亡残明,趁机摘取胜利果实,让洪承畴干瞪眼!
在左梦庚和整个左部体系的心目当中,来犯的明军根本就是虚张声势,根本不足为虑,只不过是为了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他们的战略目标一定是北边的洪承畴而不可能是西边!
正是因为这个思想,他们对正在发生的战斗并不是很在意,至少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始终认为那不过是一场大规模的袭扰。当金声桓战败的消息传来之时,所有人都没有被惊的目瞪口呆,不少人甚至本能的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战报。
战场距离九江不过三十多路,这场战斗相当于发生在眼皮子底下。
金声桓的重装骑兵虽不敢说天下无敌,也绝对是一支强悍的劲旅,怎么可能会在自己的家门口被轻易击败?
谁也不敢相信金声桓已经败了,至少不应该败的这么快!
当战败的消息得到确认之后,所有人都惊的目瞪口呆。
金声桓的战斗力大家都是知道的,竟然连一个天都没有支撑下来就被打崩了,这个消息来的太过于震撼,以至于左梦庚等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对金声桓抱有绝对的信心,左梦庚始终认为那几千明军一定会被金声桓打的灰头土脸,根本就没有做出大规模的战争动员。
敌人的进展速度之完全始料未及,这个时候再做大规模的动员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按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传统思维,左梦庚做出了最本能的反应:紧急调动九江城北的郝效忠迎击来犯之敌。
命令刚刚下达不久,战败的金声桓就回来了。
仅仅只带着六七百亲兵逃回来的金声桓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狂妄和自大,而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变得极其怯懦和软弱:“不能野战,不能野战啊!”
依靠数量上的巨大优势活活堆死对手,这是冷兵器时代最常见的战争模式,同时也是左部人马用惯了的打法。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全新的战斗模式之后,那遮天蔽日的炮火和可怕的排枪已经把金声打出了心理阴影:“明军战力极强,火炮打的惊天动地,不管多少人马填进去都不管用……”
在猛烈的炮火面前,人数上的优势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包括左梦庚本人在内,根本就无法理解“火力”二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对于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学生军缺乏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好在还有徐恩盛。
曾经吃过一次大亏的徐恩盛甚至学生军的厉害,认为城北郝效忠的九千人马未必能挡得住对手,为了稳妥起见,应该再加派兵力进行堵截。
虽然徐恩盛和金声桓都领教过学生军的厉害,但却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徐恩盛认为只要兵力足够的多,就一定能活活的把对手耗死。自己在黄州之所以被击败,就是因为兵力不够。
在这个问题上,金声桓却持另外一个观点:坚决避免与敌野战,应该把所有的兵力全都收缩回来,打一场城市攻防战。
这两个迥然相异的观点各有千秋,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徐恩盛的观点:加派更多兵力去拦截敌军。
其实这根本就是无奈之举,同时也是出于最现实的考虑:敌人来的太快,根本就来不及进行总体的城防部署,城市攻防战本就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那么干的。反正左部人马数量众多,光是九江一带驻扎的兵力就有四万挂零,就算金声桓的那一万多人马已经被打散,还有两万多呢。
敌军突进速度这么快,必然是轻兵冒进,而且有接连经历过两场大战,就算是再怎么强悍也早就成了强弩之末,以两万之众迎击,无论怎么看都可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