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卓琏倒是不惧这个,她在民国过活了近三十年,各种各样的酒水都见过不少,许多方法都化繁为简,便于上手,也不会生出差错。
边想着她边生火,将罐子里黄澄澄的蜜糖倒进锅里,取了一只干净的竹勺,挑出浮沫、死蜂等杂质,以小火炼蜜,免得糊锅,散出焦味。
随着温度的升高,蜜水的甜香缓缓从厨房溢出,将整座酒坊笼罩在内。桓芸甄琳年岁小,对香甜味格外垂涎,这会儿双双跑到厨房里,看着女子炼蜜。
“嫂嫂,这蜜糖也是用来酿酒的吗?”
小姑娘眼巴巴地盯着灶台,不住吞咽口水。
“正是,现在蜂蜜未熟,吃下去恐会闹肚子,等酿出蜜酒,我留些在家里,咱们也能甜甜嘴儿。”
卓琏酿酒时十分专心,只跟小丫头们说了三两句话,便将全副心神放在锅中,连桓慎什么时候进来的都不知道。
桓芸看到二哥,刚想开口,就见青年摆了摆手,止住了她的话头。
健硕男子身上带着浓重煞气,甄琳不自觉地想起了甄父,心里害怕极了,拉着芸娘离开厨房,临走前还不忘将木门掩上,免得冷风吹进来,卓姐姐受了凉。
蜜水在锅里滚了小半个时辰,卓琏尝了尝味道,发觉火候差不多了,便倒进了瓷瓮里,加入滚烫的米汤,再将碾成小块的香泉曲饼用生绢裹好,投入其中,待翁口封严后,她才松了口气。
“忙完了?”
低沉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将女子骇了一跳,她转过头,见桓慎站在身后,定了定心神才说:“小叔何时来的?君子远庖厨,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君子?”青年撇了撇唇,“我算什么君子?不过是满手血腥的莽夫罢了。”
卓琏不知该说什么,她垂眸思索片刻,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樊竹君那张脸,试探着问:“今日与卓玉锦一同上门的公子,究竟是何身份?”
“怎么?大嫂竟也看中了他那副好皮相不成?此人乃是从六品的振威校尉,婚事自有家中长辈相看。”青年的语气平静无波,但宽厚大掌却紧握成拳,心中涌起阵阵狂怒,恨不得将樊竹君赶出汴州,免得卓氏胡思乱想。
听到这话,卓琏也知道桓慎误会了,急声道:“那校尉眉眼清丽,身量高挑纤细,哪像是粗砺不堪的武人?更何况,若我没记错的话,樊兰有个侄女就叫樊竹君,是怀化大将军的嫡女。”
话落,她端量着桓慎的神情,却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按理而言,这人应该早就识破了女主的身份,且在不断相处中动了心思,但先前的态度未免太冷漠了,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樊校尉乃是朝廷命官,大嫂莫要胡言,以免惹祸上身。”桓慎淡淡提点。
樊竹君与七皇子关系颇佳,身后又站着将军府,就算她违背军规,女扮男装随军打仗,此等消息依旧不能从卓氏口中吐露出去,否则定会引来不小的麻烦。
卓琏也想到了此点,正色点头。
瞥了一眼放在地上的瓷瓮,她道:“烦请小叔帮我一把,将瓷瓮抬到库房中,搁在这儿太碍事了。”
桓慎也没废话,弯身将物什抱在怀中,那副轻巧的模样让卓琏很是羡慕。
“小叔进京前,妾身曾说要将松苓酒挖出来,为你接风洗尘,但眼下铜林山满是冰雪,路途难行,怕是只能等到明年开春时再饮,倒是食言而肥了。”
酿酒之人大多爱酒,卓琏也不例外。只要一想起埋在松根处的酒水,那双杏眼便格外明亮。
把瓷瓮放在库房的地上,桓慎拍了拍掌心上的灰尘,问:“你跟卓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今桓卓两家已经站在了对立面上,说是互打擂台也不为过。因卓孝同是原身生父,近来卓琏没少被人斥骂不孝,那些卫道士认为她被金银财帛蒙了眼,连血亲都不顾,与忘恩负义的禽兽没有任何分别。
卓琏并不在乎那些外人的看法,但桓慎不同,他是未来的镇国公,若是对自己生出厌恶的话,怕有些不妙。
正在她犹豫该如何开口时,就听到男子低哑的声音,“罢了,我信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