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告一段落,而在这其中,得益最大的,莫过于是朱允文,而真正的重头戏,却并非是朱允文。
或者说,朱允文确实恶心到了朱棣,对于天子来说,这个朱允文,才是最棘手之人。可是对于整个朝野来说,汉王的生死,才是至关紧要的。
朱允文还朝,绝无可能再次登基,即便骂声再大,朱棣也绝不可能禅让,给予朱允文的,至多也就是个亲王罢了,虽然大大的打击了天子的威信,可是这对朝局,并不曾有分毫的影响。
可是现在,汉王的事关系的,却足以动摇国本了。
皇子造反,东窗事发,一旦汉王获罪,那么太子的地位就是固若金汤,天下之间,再无人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此之后,太子真正成了储君,再无悬念。
至此之后,整个朝野,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适时的抓住机遇,因为一个不好,都可能牵涉到身家性命。
汉王被人押了进来。今日,是纪纲最是光彩的一日,弭平了一场叛乱,得到了太子的赏识,不但大功一件,而且,极有可能自今日起,便可以扶摇直上,直上九天之外。
他的心情,不免几分激荡,数年的谋划,终于功德圆满,功名利禄,眼看就要到手。人生至此。还有什么遗憾?
不过……纪纲进来时,特意瞄了一眼郝风楼。
郝风楼恰好,也看到了他。
双方的目光,甫一接触,不曾有惺惺相惜,也不曾有什么默契。
有的只是各自眼中掠过的一丝嘲弄。
两个人似乎都在说,看吧,看谁才能笑到最后。
纪纲此番回京,最大的忌惮,已经成了郝风楼。他万万想不到,本来想给郝风楼使一点绊子,临走时给他一点苦头。准备好生打压的一个人,在自己离京之后,居然来了个釜底抽薪。
这对纪纲来说,是决不能原谅的。他是聪明人,是天下最绝顶的聪明人,他懂得审时度势。有足够的耐心。狡诈如狐,这些年来。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秀才,一步步的走到今日。而就在今天,自己最是风光得意的一天,却是发生。人生还有一处不完美的地方,居然有人,有一个自己眼中的后辈,居然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闷棍。只要过了今日,当自己荣耀加身,当自己背靠住了太子这棵大树,如日中天之时,一定要好好的将这姓郝的,好生玩弄于鼓掌之中。
纪纲甚至在想,那个周司吏,居然还能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么对付郝风楼,是直接对郝风楼动手呢,又或者是,先将周司吏杖毙了再说。
无数个念头和心思,涌上纪纲的心头,纪纲舍弃了郝风楼,眼睛落在了太子身上。
朱高炽脸色平静的看了他一眼,纪纲会意的朝朱高炽微微点头,旋即眼睛落下,看着自己的靴子,谨慎甚微的垂立于殿中。
……………………………………………………………………………………………………………………………………………………………………………………………………………………………………
汉王显得很落魄,不过在这熟悉的大殿中,在自己的父亲、兄弟面前,却不愿意表现的沮丧,他昂着头,一步步走进来,旋即拜倒:“儿臣朱高煦见过父皇,吾皇万岁!”…
朱棣没有去看朱高煦,其实当朱高煦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朱棣的胸口,便不断起伏起来。
父子已经有很多日没有见面了,谁能想到,当日送汉王去大同之后,再见面,是这个光景。
天子表现出了冷酷无情的一面,他不是不疼爱这个儿子,问题的根源在于,他深谙这个游戏的规则,在这个规则里,任何的恻隐之心,都极有可能遭致杀身之祸。换句话来说,假若此次让汉王得逞,那么汉王带兵进京,必定不会对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其他儿子们手下留情。
朱棣没有恻隐之心,他深谙此道,所以他并不曾去看汉王,而是一字一句道:“吴爱卿,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