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三个月的征战,在阿里不图和格里不花以及腾哈尔的帮助之下,漠南漠北所有的部落,全部都向易土生臣服。《》aoye就连被他生擒的鄂尔多斯大汗库伦、土默特部大汗俺巴孩、喀尔喀部落大汗察必也纷纷的表示愿意向大明朝效忠,并且同他们已经被征服的部族人民见面,让他们不要抵抗,放下武器,从此服从天可汗的命令,再也不能反叛。而他们自己,全都被易土生封为公爵,被史可法带回京城去安置了。
被带走的不仅仅是这几位大汗,还有所有的王公贵族,重要将领,他们有的跟随易土生继续西征,有的则直接被送到京城里加官进爵。不过,这绝对不是软禁,易土生照样给他们一些军权,像唐太宗一样,不拘民族界限,量才使用,让所有的民族都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而他真的以天可汗的立场自居。
接下来,易土生准备留在草原上一段时间,在各个部落的根据地建造几座城池,把明朝的边民移居到这里来居住,而又命令李邦华把将近百分之三十的草原部落迁居到河西走廊一代,这样可以削弱他们的势力,也可以有助于民族的融合,长久下来之后,汉族和草原部落就会不分彼此,北方边患将会永远的解除。
另外,易土生还整掉了南京、浙江、湖北、湖南一带平常没有战争的战区的官兵三十万,前来大草原,驻扎在各个部落的防地,对整个漠南漠北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占领,这一次不是表面的臣服,是真正的占领,将整个大漠草原并入了明朝的版图。
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草原部落也并不是一点反抗意识也没有,有一些顽固分子,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仗着他们四处迁徙逐水草而居的特『性』,妄想向西迁徙,但是全都让易土生给拦住了。还有的纠结了几万人想要反叛,也都在易土生和草原联军的铁蹄之下瓦解。[]明宦之风流无边794
在这个时期,易土生基本上采取,以部落治理部落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战斗,这样也可以测试一下他们的忠诚度。果然那些心甘情愿投降过来的降将,见到易土生待自己一视同仁,也逐渐的进入了角『色』,开始为易土生也为大明朝尽忠职守。
上面说的那些移民和调兵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非常的费时间,也非常的不容易,光是国家财政上就要有一大笔的支出,如何安置这些移民,如何让他们之间和平相处,如何铸造城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物资时间还有人才,幸亏易土生剿灭这些部落的时候,获得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否则绝对没有力量来完成这件事儿。易土生必须全程跟踪,绝对不能让贪官污吏趁着这个机会揩油,把一件好事,给弄的『乱』七八糟了。而湖北湖南浙江江苏一带的兵马,行军速度也比较慢,等到他们来到漠北的时候,居然已经过去了八个月了,当时又是一个冬天快要来到了,大草原地区非常的寒冷。
俗话说的好:北风吹过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那些南方的战士刚刚来到这里就觉得非常的不适应,易土生也觉得长期把南方放在这里只怕他们会想家,会出现逃兵的情况,所以他向士兵们保证,没过两年就会换防一次,有别的地方的兵马来接替他们。
但是,整个漠南漠北太大了,如果把三十万大军,还有一些被编制入明军的草原人加起来的十几万军队,全都置于一个人的统治之下,此人也难免会有割据称王的想法,当年唐朝在西域设立了四个都护府。
易土生觉得四个都护府还是太少了,无法真正的管理这么大的草原,弄不好哪个小部落又趁机强大起来,再次造成了边患,自己的这一次远征,那才真叫功亏一篑呢,所以他决定要在大草原上建立十个省份,分别从明朝的中央机关,排遣自己的十名亲信,担任巡抚和总督的职务,然后选拔可靠地武将驻守。
从此之后,整个大草原再也不可能脱离明朝的统治了,即便是他们想要造反,在这种杂居和军管的情况下,也根本就没有可能。不过,易土生做事也并不死板,他在中国巡抚的下面,选了很多的蒙-古人当知州、知县、这些人只要有了政绩,还可以提升为巡抚,甚至还可以直接荣升到朝廷里去,与清朝当时的政治走的是一条路线。
办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时间大约过了有一年半差不多吧,看到自己花了无数的钱财建造起来的城池,和移民政策之后,汉族人开辟的屯垦区,和草原人在一起割草放牧,到处县衙林立,州府井然,驿站连连,再也没有什么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差别,易土生觉得自己真是太伟大了,用这么先进的思想来处理大草原的事情,使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治理,真是堪称千古一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