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乱世栋梁> 第十七章 看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看法(1 / 2)

帐内,鄱阳王世子萧嗣,正在听一人讲述事情,旁边又站着一人,除此之外,帐内再无别人,而帐外有士兵环绕,禁止闲杂人等靠近。

向萧嗣禀报事情的男子,为其身边侍卫,鄱阳人,姓李名朗。

站在旁边旁听的高个,是东冶监作,鄱阳人,姓李名笠,前不久,李笠得知鄱阳王世子率军抵达建康,赶紧来投效。

李笠之前就和萧嗣打过交道,萧嗣觉得李笠与众不同,先前就有招揽之意,现在见李笠投效,当然不会拒之门外。

现在,萧嗣面前的两个“李”,是货真价实的同乡。

李氏和彭氏,为鄱阳大姓,侍卫李朗,就是这鄱阳大姓——李氏宗族的子弟,至于李笠,虽然也姓李,但不是鄱阳李氏宗族的子弟。

李朗说的事情,之前已经向萧嗣禀报过,如今复述一次,其实是说给一旁的李笠听。

“卑职此去,赚得逆贼信任,趁夜入城,得知城中情形。”

“中领军朱异,被文武指责祸国殃民,羞愧交加,已经病故。”

“城中如今缺粮,鼠雀皆被捕食一空,将士饥饿难耐,将皮甲、皮革蒸煮食用。”

“又缺木柴,于是拆了许多宫殿,取木料劈柴来烧。”

“死者日益增多,城中似乎开始有瘟疫。”

“主持城防的羊尚书,已于去年十二月病故,城内人心浮动,开始有人出逃、投奔叛军,太子曾派冼马元孟恭出击,结果元孟恭刚出大司马门,就带着人就投敌了。”

“卑职此次入城,陛下、殿下得知援军抵达城南,欣慰不已,守城将士得知后,欢欣鼓舞,想来近期内不会再有人出逃。”

“但是,城中伤亡不小,再拖延下去,恐怕...”

李朗说完,顿了顿,见萧嗣点头示意,便继续说:

“卑职以为,再拖延下去,城内即便粮食够吃,人手充足、依旧能守,但恐怕有人为了富贵,开门献城。”

萧嗣没有说话,一边旁听的李笠也思索起来。

萧嗣带着兵马抵达建康,却不知台城情况,侍卫李朗自告奋勇,行苦肉计。

李朗故意违反军纪,被萧嗣当众鞭挞,于是“愤而投敌”,得了叛军信任,有了机会接近台城。

某夜,李朗冒险潜到台城下,向守军表明身份,顺利入城,皇帝和皇太子得其通传消息,知道勤王兵马已到建康,十分高兴,任为直阁将军。

随后李朗又冒险出城,将城中的消息带回来。

片刻后,萧嗣问李笠:“李监作,你有何看法?”

李笠赶紧回答:“卑职想先问李将军一些事情。”

“可以,你随便问。”

李笠是自己找上门来投效,未得一官半职,现在以他的身份,其实没资格给鄱阳世子萧嗣出主意。

但是,萧嗣得了李朗传来的消息后,对接下来该怎么做毫无头绪,佐官们的意见无法统一,于是想到了李笠。

他觉得李笠很特别,才专门叫其进来旁听,想看看李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也就是病急乱投医的意思,李笠知道这点,也不废话,问李朗:“请问,城中如今是陛下说了算,还是太子殿下说了算?”

“是太子殿下说了算。”李朗回答,随后补充:“是陛下让太子殿下全权负责城内事宜。”

“那么,逆贼军粮是否充足?”

“这不清楚,不过逆贼偷袭建康,应该没携带多少粮草,现在军中粮食,当是在建康就地征集。”

“毕竟城中多有富贵人家,以及各种邸店、库房,逆贼只要搜刮,总是能弄来许多粮食。”

李笠仔细问了一遍,心中有了计较。

当然,他事前就和张铤琢磨了当前局势,因为不想看着建康乃至三吴之地化为白地,所以要做些什么。

如今根据李朗提供的消息,自己再加以判断,那么要给出的建议,很快便有了。

“第下,卑职以为...”

李笠认为,台城的攻防持续了三个月,叛军和台城守军,其实都已经开始缺粮。

叛军速攻台城,结果变成长期围困,勤王军随后赶来,在外围和叛军对峙,形成一环扣一环的局面。

叛军占据秦淮河北岸、青溪以西地区,也就是说,建康的东、南面外廓,现在是勤王军占据。

叛军占据建康城北,以及城西大江边上的石头城,虽然通江路,却没有外援用船送粮草接济。

再这么对峙下去,坐吃山空,肯定会因为粮草耗尽而崩溃。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勤王军接连吃了两场打败仗,于是各部将领开始懈怠,想要靠对耗,把叛军耗得不战自溃。

然而,同样没有外来粮草接济的台城还能撑多久?

也许能撑得比叛军久,因为叛军人多、守军人少,对于粮食的消耗程度是不一样的。

而现在,城中人人皆知勤王军已到,若是迟迟未见解围,城中人心恐怕会再次浮动,那么,有人开门献城的几率会大增。

对于主持台城防御事务、并且已经掌握实权的皇太子来说,能坐得住么?

李朗方才说了,前不久,皇太子派人出击,结果上千人出了城,立刻就投敌,这对于皇太子坚守下去的信心而言,是严重的打击。

所以,再拖下去,夜长梦多,台城中缺粮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死人越来越多,绝望的情绪会蔓延开来。

很可能下一次就会有人熬不住,开门献城。

那么,皇太子很可能会有强烈的媾和需求,先满足叛军的各种需求,甚至许以裂土封疆,让这帮瘟神离开。

若叛军加以利用,打着和谈的幌子,以撤军为要求,要求朝廷供应粮草,粮草就又接济上了。

萧嗣听到这里,沉默不语,他觉得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太子不至于蠢到如此地步。

李笠见状,继续说自己的看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