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乱世栋梁>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名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名字(2 / 2)

看着城外苍茫大地,萧询只觉信心满满,如今的关键,在于朝廷必须牢牢控制河南。

河南地区易攻难守,随时面临齐国的巨大威胁,官军要在河南站稳脚跟,就必须“特事特办”,用尽一切办法,控制住这辽阔的平原地区。

让大量土地的产出,以及人口,成为朝廷可以充分调动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新一轮北伐,提供有力地支持。

正举目远眺之际,忽有内侍近前,不过找的是大司马。

李笠见对方示意,便走到一边,低声问:“何事?”

那内侍有些犹豫,不过还是把事情说了出来。

官军收复河南,齐国河南州郡官员以及一些百姓北逃,多有家眷走失、为官军俘虏者。

前不久,就有官军收拢了一群逃难百姓,在这些人当中,发现有官眷。

李笠闻言心中一动:官眷?你一个内侍来找我说这消息,莫非...

莫非这官眷是美貌小娘子?下边想送给皇帝,但又不好直接送,所以找我来背锅?

内侍见李笠示意“继续”,便说:“这官眷,待字闺中,出身可不得了呀...”

“是名门闺秀?”李笠问,内侍点点头:“是荥阳郑氏女,容貌出众...”

荥阳郑氏,门第一流,在北朝的地位(门第),据说不逊王、谢之于南朝。

而一个待字闺中、容貌出众的名门闺秀,成了梁军的“战利品”,恐怕皇帝,才可以享用这个“战利品”。

“此人情况如何??”李笠问,这必须搞清楚,至于名字...

他一个“配角”,问女郎名字想干什么?

内侍将从那郑氏身边侍女听来的家世,一一道来。

郑氏的父亲,是阳夏郡守郑蕴,阳夏郡为齐国梁州下辖郡,正是因为此次大战,郑蕴北撤时,因为兵荒马乱,和女儿走散。

郑氏祖父郑伯猷,在魏齐换代之际去世,去世前为太常卿。

祖母元氏为魏国公主,其父为逃亡梁国并在建康去世的安丰王元延明。

表兄冯子琮(郑伯猷的外孙),为北燕主冯跋之后,如今任尚书驾部郎中,其妻,为当今齐国皇后胡氏之妹。

郑氏母亲,出自陇西李氏,外祖母,出身太原王氏。

李笠听到“陇西李氏”、“太原王氏”,眉毛一挑:陇西李氏、太原王氏,也是一流世家啊!

郑氏的舅舅李元俭,娶博陵崔季舒之女,崔季舒如今为齐国度支尚书。

郑氏有三位姨母(李元俭的姊妹),分别嫁给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子弟,均在朝为官(齐国的官)。

当中那位出身范阳卢氏的姨父,是人称“八米卢郎”的大才子、范阳卢思道,如今为黄门侍郎。

这样的名门闺秀,其出身(门第)和血统,在极其看重门第的这个时代,可谓第一流的“世家贵女”,加上容貌出众,更是锦上添花。

若皇帝纳郑氏为妃嫔,就能直接和北国的荥阳郑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拉上“亲戚关系”。

这种逼格,恐怕比纳王、谢女为妃嫔还要略高一筹。

若是在小说里,这样的女子,怕是女主角的第一人选。

李笠算是明白内侍找他的原因:郑蕴的女儿郑氏,是一定要献给皇帝的,但怎么个献法比较合适,只能他来拿主意。

因为太后远在淮阴,而陪伴皇帝出征的皇后李平安,如今又怀孕了,张贵人同样有喜,作为皇帝丈人的李笠怎么看这件事,很重要。

且这位郑氏的家世,为其身边人所说,别无旁证,是真是假,须得查实。

所以,事情没搞清楚之前,郑氏要妥善安置,却不好让皇帝先“笑纳”。

李笠想了想,觉得此事必须慎重处置,先让内侍把郑氏安顿好,并增派人手服侍、守卫。

随后,让人把陪同皇帝巡城的司马消难请来。

司马消难南逃入梁之前,是齐国北豫州刺史,所以此次北伐,司马消难伴驾出征,并为官军攻取虎牢,出力不小。

当然,这也是因为之前司马消难帮了一个忙,李笠才投桃报李,让对方有表现的机会。

待得司马消难过来,李笠简要把情况说了一遍,问:“司马公,那荥阳郑蕴,果然有一女待字闺中?”

司马消难想了想,回答:“郑蕴是有一女,只是不知年纪,也未见过面。”

“大司马不妨找一些北国官吏、官眷,或者荥阳郑氏族人来认一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