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5(1 / 2)

105

考察小组及随行人员, 十几个,这么多人安排在办公室比较挤, 余思雅就把他们带去了会议室, 又让马冬云去给领导们泡茶。

“诸位领导随便坐,咱们地方简陋了点,大家将就一下。”余思雅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

易主任很随和, 笑道:“不错了, 你们这办公室比好多公社办公室都好,你们公社应该是咱们最近走访的条件最好的公社吧?”

他抬头问其他人。

高市长笑道:“易主任说得没错, 红云公社全公社通电了, 村里的新房子也比较多, 相对来说, 是辰山县所有公社中拔尖的, 你们这会议室也挺新的。”

易主任又看向余思雅:“小同志就不要谦虚了。”

这话余思雅不好接, 承认吧,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尤其是在场的除了胡秘书、王书记, 个个位置都在她上面, 资历年龄都稳稳地压她一大截, 再推辞吧, 又显地过分谦虚了, 给人一种虚假滑头不够真诚的感觉。

正好马冬云带着林红旗端着茶进来了,她借机略过了这个话题:“走了一路, 领导们都渴了吧, 尝尝我们本地的绿茶, 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味道有点苦, 不知道领导们习不习惯?”

易主任一看就是品尝的行家,抿了一口点评:“入口鲜醇,就是摘的时候老了点,还不错。”

“易主任好品味,我是不行了,对茶一窍不通,只知道解渴。”余思雅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笑道。

高市长顺着她的话往下接:“那可不,在场的诸位,要论对茶的了解,谁也比不过易主任。我记得易主任年轻的时候在茶园工作过吧?”

易主任指着高市长:“就你高市长记性最好了,二十几年前的事都记得。别说,还真怀念那时候。”

看得出来,两人挺熟,随意拉家常,气氛挺轻松的。

聊了一阵子,才将话题拉到工作上,易主任笑着说:“听说余总经理在省城上学,本来还以为今天过来不会碰上余总经理,没想到咱们运气挺好的。今天周一要上课吧,余总经理要兼顾学业和工作,忙得过来吗?”

被个大领导左一口“余总经理”右一口“余总经理”,余思雅还真有点不习惯,放下茶杯笑道:“易主任就叫我小余吧,亲切。我请了两天假,昨天就回来了,主要是咱们清河鸭集团最近新建了两个厂子,我得看着点,不然不放心。领导们来得正巧,我本来准备去看看我们新建第一天投产的饲料厂,领导们一会儿要不要去看看?”

来都来了,自然要在领导们面前亮亮成绩,以后也好向上面要政策支持啊!

虽然他们这次主要是就农业考察下乡,但红云公社作为辰山县最出名的一个村办集体厂子,发展势头特别猛,而且带动了全县的养殖业发展,也具有很大的考察意义。这是考察小组特意过来一趟的原因。

所以余思雅主动提起,大家自然不会反对。易主任放下茶杯说:“咱们得先看看你们这大本营,小余同志不反对吧?”

“当然不,请领导们指出咱们工作不足的地方,帮助咱们提高认识,加快发展。”余思雅话说得特别好听,让一好些领导都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

这个余厂长名不虚传啊,小小年纪,说话做事老练又不显地油滑,是有两把刷子,难怪在省里这么出名。

大家先去的养殖场,考察小组的同志发现养殖场西部有工人在插竹片,似乎要围什么东西。

高市长好奇地问:“余厂长,你们在这里插竹子干什么,是要把这块地圈起来准备建厂房吗?”

余思雅笑着摇头:“不是,这是准备单独圈一块地方出来作试验。过几天咱们孵化车间就有一批小鸭子要孵化出来了,到时候单独在这里面养五千只,用饲料喂养。同一批次的另外五千只鸭子则按原来的方式喂养,两个半月后,再对比这两批鸭子的重量和生长速度,所耗费的成本等等,看看到底是饲料喂养更划算还是粮食喂养更好。”

考察小组的同志虽然大多都是农业出身,但养殖业本来就跟农业密切相关。易主任来了兴趣:“饲料这玩意儿,我只听说国外有过,也不知道真的行不行。这样,小余同志,回头将你们的实验报告也给咱们农业厅抄一份,如果这个饲料真的有很明显的效果,那有必要在省内推广。对了,你们这饲料,猪也能吃吧?吃了有效果吗?”

这个余思雅还真不知道,她又不是专门搞这个的,哪懂这些啊。但她清楚,这是个天大的好机会,还没对外开放,外资没进来,如今国内饲料市场一片空白,如果他们能做出成绩,提前抢占市场,就能奠定先发优势。

虽然开饲料厂的初衷余思雅更多是希望能解决清河鸭的养殖问题,但如今现成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不抓住才是傻瓜。而且国人对猪肉的需求更大,只是现在农村养猪大部分都是散养,喂的都是吃剩下的汤汤水水和米糠、麦麸以及红薯、菜叶子、猪草等等。

这种粗放的养殖方式,补充的大部分都是青草,只要少量的谷物,更别提蛋白质和各种必须的微量元素了。所以这时候的猪长得非常慢,一头猪开了年就开始养,到年底宰杀大部分也就一百多斤重。

如此的效率,也就难怪很多人吃不上猪肉了,但等猪饲料和猪生长剂的推广,猪肉的生长速度加快,产量就会随之提高。这是一片更广阔的空白市场,后世有家四川的公司就靠这个曾经一度问鼎首富宝座。

所以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不行也得想办法行。

余思雅连忙表态:“易主任,我们目前研发出的饲料配方主要是针对鸭子的的。不过触类旁通嘛,都是家禽家畜,这两者差距应该不是很大。这样吧,我让饲料厂开辟一块地出来,用饲料喂养十头猪试试,看看饲料喂养能不能节省出栏时间,提高猪肉的生长速度。另外再让我们饲料厂的专家贺教授试试能不能研究出专门用于喂养生猪的饲料,提高猪肉产量。”

“贺教授?搞饲料的,是叫贺中华的教授吗?”易主任想了好一会儿问道。

余思雅极为诧异,惊喜地说:“易主任你也认识贺教授?”

农林牧渔不分家,都属于大农业的范畴,养殖业畜牧业也归农业厅管。

易主任自然知道这么一号技术专家,有些唏嘘:“他是咱们省第一个搞什么动物营养学的吧,当时从国外回来的技术人才。后来……听说他被平反了,我还以为他去了省大呢,没想到来了你们这里,你们这可真有不少人才啊。”

“运气好,恰好贺教授听说我们红云公社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所以就答应过来了。”余思雅笑着说道。

易主任心动的说:“那我待会儿得去拜访拜访他。”

余思雅笑道:“这是自然,他现在应该在实验室里忙活,待会儿咱们过去应该就能看到他。”

她说着给马冬云使了使眼色,让她去通知贺教授,让贺教授在工厂等着,不要回家了。免得待会儿易主任要亲自去他家拜访,惊扰了他妻子。

接下来大家在厂子里转了一圈,虽然清河鸭养殖场和加工厂搞得有模有样的,但加工厂的机器还是粗糙了点,很多都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勉强算半自动吧,效率并不算很高,厂子规模也不算大,惊艳不了这些省城来的领导。

大家转了一圈之后就出去了,直奔饲料厂。

饲料厂的机器是省机械厂定做的,也是半自动化的,跟后世的工厂比起来,简直像小作坊,搅拌、膨胀、成粒等都是分开的小机器,效率不算高。

不过饲料是新鲜玩意儿,大家还是很感兴趣,纷纷抓了一把从机器里新鲜制造出来饲料在放到鼻端嗅了嗅。

“这个味道有点腥,是加了其他的东西吗?”易主任嗅了嗅问道。

施立平有些局促地回答道:“这里面加了少量的鱼米分,贺教授说,鱼米分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喂养之后,牲畜会长得更快。”

其他人也不懂这个,点点头,易主任又问:“你们饲料厂目前的产量是多少?”

施立平看了一眼余思雅,有点紧张地解释道:“目前还不知道饲料的效果,所以一开始不敢产太多,现在每天的产量维持在一千斤左右,后续等鸭子成长以后会逐步增加产量。”

这个量太少了,不过想到余思雅先前做的对比试验,饲料厂刚开始生产比较保守也说得通了。因为现在还没看到效果,没有对外公开销售,生产多了卖不出去,就得清河鸭养殖场自己担着,还不如一开始将步子迈得小一些。

“那挺好的,贺教授的实验室在哪里?我们想去拜访拜访他。”易主任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施立平指了指门外的走廊:“那,贺教授,省里考察小组的领导要见你。”

贺教授愣了一下,他先前已经接到了通知,这会儿听到施立平叫他就转身走了过来,不卑不亢地跟易主任打了个招呼:“原来是农业厅的领导,你们好。”

看来他应该就认识易主任一个,所以将其他人也当成了农业厅的人。

易主任显然很重视贺教授,笑道:“贺教授好久不见,难得碰头,咱们坐下聊一会儿。”

贺教授虽然比之两个月前稍微开朗了些,但性子还是有些孤僻,而且似乎对省里的同志不是很待见,板着脸说:“我还有实验,失陪了。”

说完就走了。

如此不给易主任面子,场面顿时有些尴尬。

余思雅赶紧出来打圆场:“贺教授的研究怕是又进入关键期了。他就是个工作狂,忙起来,经常忘了吃饭,一天有十几个小时都扑在实验室。对了,我们饲料厂还建了好几个仓库,囤了不少玉米,都是咱们今年丰收的,我带大家去看看。”

易主任被下了面子,倒是没说什么,摇摇头感叹道:“这老贺啊,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倔了,吃了这么大的亏也不知道改改。小余,听说你们厂子将全县今年增产的玉米都包了,我们得去看看。”

余思雅将他们领去看了仓库,四个仓库,都装得满满的,全是金黄的玉米粒,堆极在仓库里。如果不是要开饲料厂,这些粮食足够清河鸭养殖场接下来一年所需。

参观完仓库之后,已经是中午了。因为饲料厂才建起来,员工也不多,因而这边还没弄食堂,王书记就主动表示:“公社食堂已经做好了饭,大家去公社歇会儿,边吃边聊。”

于是一行人又转道去公社。

食堂的师傅早得了通知,做好了饭菜。王书记可能是早得了梅书记的吩咐,饭菜准备得还算丰盛,但又没太过。两荤两素一汤,荤菜分别是回锅肉和仔姜烧鸭,素材一个红烧茄子,一个干煸四季豆,还有个丝瓜汤。

王书记作为东道主,跟着胡秘书一切安排饮食,招呼考察组的同志们吃饭。

梅书记则把余思雅叫了出去,悄声说:“国庆就一天假,我还以为你不回来呢,没来得及提前通知你一声。”

“没事,让易主任他们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清河鸭也是好事。让领导知道咱们起步有多艰难,现在还处于困难时期,以后也好找他们帮忙。”余思雅笑着说道,就算提前通知又能怎么样?她也没本事一天两天之内就将清河鸭养殖场弄个大变样啊?

余思雅更关心考察小组这段时间的成绩:“梅书记,你们都考察过几个公社了?反响怎么样?”

梅书记说:“考察组随机抽了八个公社,只有你们公社是上面点名要来参观的。目前考察组已经认可了咱们辰山县在这一年农业生产中取得的巨大进步,他们准备明天分批走访临近的几个县,实地感受一下秋种。”

这是好事,只有了解更多农业生产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对于这点余思雅喜闻乐见,不过她管不了。

她目前能管的是另外一个事:“对咱们养殖场越过粮站收购玉米,考察小组没说什么吧?”

虽然不是直属领导,但架不住他们来头大啊,他们一句话,市里也要掂量掂量。趁着有自己人的机会,余思雅还是希望将这个擦边球搞得名正言顺,以后饲料厂也好发展。

“前几天县里的座谈会上,说起你们厂子收购玉米,高市长感叹了一句,今年你们养殖场缺粮,在县粮站批不了粮食,远去省城找他帮忙。他心想,年轻人为了公社、为了社员如此奔波也不容易,就批了两次粮食。还说要是省城有这样能够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发展的厂子,他第一个支持。你不知道,高市长说完这番后,蒋主任的脸色那个难看。”梅书记扬眉吐气地说。

他真是受够了蒋主任的固执和不知变通。高市长这番话无疑是当众扇了蒋主任一耳光,关键是蒋主任还不能说什么,因为高市长地位摆在那儿。虽然这个考察组是以易主任为组长,但在行政级别上,高市长还要高易主任一头。

他这话基本就给这个事定了调子,其他人自然不可能跟他唱反调。这样一来,尴尬的就成了蒋主任。

余思雅可以想象蒋主任当时有多难堪。

“那回头我得好好谢谢高市长。”余思雅高兴地说。

梅书记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感叹道:“余厂……小余啊,我看高市长很看好你,你好好干。”

就是怕高市长要连人带厂子一块儿给他们挖到省城去了,那他们辰山县就亏大了。

梅书记这会儿危机感特别重,想当初,他第一次认识余思雅的时候,对方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虽然他当时挺看重对方的潜力,但也没太放在心上,才过去短短三年,虽然两人行政级别上看似没多大的变化,但实质性的地位已经缩小了许多,很多事情他都要征求对方的意见。

真不敢想象再过几年后,她能走到哪一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