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大国体育> 第四百五十六章 货比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六章 货比货(2 / 2)

如果澳大利亚人能像吴杰一样看到双方的能力值(FIBA规则下),那仅剩的一点战斗意志都可能不存在了。

中国队首发——

中锋:马冬龙(85):2.17米,100公斤,1969年。

大前锋:鲁达(99++++):2.06米,115公斤,1964年。

小前锋:张继先(83):1.95米,91公斤,1965年。

得分后卫:张勇军(84):1.93米,90公斤,1962年。

控球后卫:吴杰(87-97):1.90米,93公斤,1963年。

澳大利亚队首发——

中锋:卢克·朗利(70):2.18米,102公斤,1969年。

大前锋:马克·布拉德克(73):2.08米,105公斤,1967年。

小前锋:托尼·弗拉霍夫(77):2.03米,98公斤,1963年。

得分后卫:安德鲁·盖茨(80):2.01米,95公斤,1965年。

控球后卫:史蒂文·戴姆勒(78):1.86米,80公斤,1962年。

澳大利亚男篮相比那些鲜有70以上能力值的亚洲球队,整体实力确实高了不止一筹,而且年龄都不大,还有不少潜力可挖,不仅对得起他们世界第6的排名,也符合原本位面汉城奥运会第四的实力。

吴杰比较关注这五人里的安德鲁·盖茨、马克·布拉德克、卢克·朗利,因为他们都是不久后加盟了NBA的球员,尽管只有卢克·朗利算是在NBA站住了脚,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NBA对国际球员极为不友好,澳大利亚队的这个阵容确实有一定潜力。

但这种潜力与中国队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国队的这套首发阵容,即便是水平最差的张继先也足以去澳大利亚当大腿。

安德鲁·盖茨在原本位面是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篮球明星,但他在巅峰期连续三次前往NBA都铩羽而归。

美国人根本不重视这样一个运动能力平平,只能在国际篮球规则下才能展现出较高水准的白人球员。

但与其同岁的张继先,早在一年前就被NBA球队选中,并且选中后甘愿等上几年,这种待遇足以让安德鲁·盖茨直接自闭了。

至于那个被澳大利亚寄予厚望的卢克·朗利,他倒是有一定天赋,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公牛王朝的一员。

这种王朝球队要想混进去简直天方夜谭,朗利看起来像混子只是因为他身边的队友,特别是对手都太优秀了。

但话说回来,他今天的对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双方开场争球时,朗利看着面前有可能成为自己一生之敌的马冬龙,心里没有任何惧怕,反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自然是因为他没有与马冬龙交过手,去年的U19世青赛,澳大利亚队在没有遇上中国队之前,就已经被苏联人淘汰了。

澳大利亚媒体认为他与马冬龙旗鼓相当的原因,主要是当时澳大利亚U19在小组赛上与美国U19交过手,当时郎利的表现可圈可点,即便是在被苏联U19淘汰的那场也表现十分出色。

但问题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啊!

澳大利亚媒体刻意回避了马冬龙当时遭遇这两支球队时,那可不仅仅是表现出色,而是化身为内线大魔王,只身就将禁区变成了对方的禁飞区,完全是统治级的发挥,关键是他还帮助自己的球队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此时两人站在一块,其实光看身体的静态对比就高下立判了。

马冬龙和郎利都是18岁,身高和体重相差无几,但两人的骨架和肌肉不用专业人士评判,哪怕伪球迷都能一眼看出骨骼惊奇的马冬龙,无论哪方面都顺眼的多。

事实也确实如此,两人的身高体重虽然相近,但马冬龙拥有完美的头肩比,超长的跟腱臂展和大手,目前肉不多但轮廓极为精致的肌肉线条。

这时再看看郎利……好吧,其实不用看了,直接看比赛更直观……

此时球场中央,主裁判正好将篮球抛起,只见郎利还没反应过来呢,马冬龙就已如同旱地惊雷般向上跃起,一双快要赶上吴杰某处长度的大手用力一拍,篮球就飞到了中国队的半场,而这时的郎利才刚刚离地20公分。

第一回合,两人在弹跳上的比拼,可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差距已经大到像是天堑鸿沟般只剩下仰望了。

马冬龙落地后加速跑向前场,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早就憋着劲,准备好好招呼一下郎利了。

今天中国队的战术也有别于以往,大家需要围绕马冬龙进行战术运转,说白了就是以他为核心展开进攻,他才是今天的主角。

但这不意味着中国队不能打快攻了,毕竟连未增重前的郎利都有不错的机动性,马冬龙飞奔起来甚至不比对方的小前锋慢。

托尼·弗拉霍夫就看着从自己身边超车的马冬龙一脸惊恐之色,因为他已经在加速冲刺了,客还是被马冬龙先一步冲到篮下。

至于郎利,他早不知道被甩到哪去了。

马冬龙冲到篮下时,吴杰的传球也到了,可惜过快的冲刺速度让他无法进行空中接力,只能先把球接下来。

这给了布拉德克和弗拉霍夫赶到篮下防守的机会,但还不等两人站稳身体,马冬龙就已经原地旱地拔葱,完成了一记让澳大利亚球员根本来不及反应的强起暴扣!

“我的天,他的弹速也太快了吧?”

“我有点迷糊,不是说黄种人的弹跳是全球最差的吗?”

“七英尺两英寸的身高,还有这样恐怖的弹跳,我已经开始同情郎利了。”

“……”

各国观众都被马冬龙这暴力的一扣惊得瞠目结舌,郎利与他的队友表情也差不多,此时场内场外的澳大利亚球员都只能无奈地看着刚刚在自家篮筐上肆虐的马冬龙,此刻自信心已经有再次往下降的趋势了。

这时唯一能挽回士气的办法,自然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必须让郎利去还以颜色。

中国队这边退防很快,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猜到了澳大利亚队这次进攻会打内线,而且多半会让郎利完成终结。

这个其实不难猜,真正难猜的是过程。

但这对中国队依旧不是问题,因为澳大利亚三个最强球员的技术特点,还有打球风格,中国队这边也有三个人一清二楚。

现在刚刚18岁的郎利自然比公牛时期灵活许多,但即便是巅峰时期的郎利,进攻端也就是掩护后的篮下切入,以及一手不够稳定的中投,至于一对一的面框进攻,或是低位的背身强攻,这货整个职业生涯都不曾拥有过。

那么如何防守也就简单了,只要卡住他往篮下无球切入的路线,不给他中距离空位出手的机会,此时的郎利就没有任何得分办法。

郎利如何能想到自己的老底被人摸得一清二楚,他仗着自己的身高和还算灵活的脚步,本打算在高位进行掩护后切入篮下完成进攻。

但问题是马冬龙的脚步远比他更快更灵活,最险恶的是吴杰明明有机会封锁对方控卫的传球路线,鲁达也有在篮下包夹的机会,但他们一个偏偏让球传了进去,另一个则站在远处看戏并不过去包夹。

于是当郎利按计划切入禁区接到传球后,很舒服的就两步顺下切入到篮下,随即一个流畅的上篮动作将球投出……

“有了!”

郎利心中一笑,浑然不知身后有一双巨大的仿佛笼罩一切的巨掌,居然后发先至,一把就将他刚刚离手的篮球抓了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