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第一百八十章 齐国的“米袋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章 齐国的“米袋子”(1 / 2)

永安城(即巴达维亚)虽然归属齐国治下仅四年多时间,但整个城市却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城西的土人窝棚区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整齐漂亮的两层居民楼。

昔日沟渠(运河)纵横的水道和遍及城区的池沼被填埋大半,污水横流的下水也被置于暗沟之中,使得蚊虫滋生的环境大大减少。

坑洼不平的街道和马路也被水泥、煤渣或沥青重新铺设平整。

在拥有诸多欧式建筑的一个个街区,增加了更多的东方古韵建筑和汉洲型制的高楼大厦,将这座城市赋予了浓浓的齐国特质。

曾经的总督府已经更换了新的主人,一位来自汉洲本土的市政官和他的众多属吏、随从入住了这栋兴建于1626年的尼德兰风格官邸。

不过,这里已经不是开化岛(爪哇岛)的政治中心——总督府驻地为该岛原马打兰王国都城苏拉卡尔塔,嗯,已经改名为顺昌(今印尼梭罗市),而是成为一座纯粹的自由贸易港,繁华更甚往昔。

走在宽阔干净的街道上,你会不时看到一栋栋高耸的新建筑、灯火辉煌的商铺和车水马龙的交通。这座城市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锻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体味到这种氛围的独有魅力。

在城市的中心,有着一座宏伟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大挺拔的纪念碑,它向人们展示着齐国的赫赫威势和城市繁荣昌盛的历史。

广场一侧竖立着高耸的旗杆,上面升起的鲜艳赤色黄龙旗随风飘扬着。

夜幕降临后,城市则翻开了另一番美好的画卷。马路上的两排街灯熠熠闪光,与喧嚣热闹的铺面以及门前的灯笼相互衬托,营造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高楼大厦与街头小吃摊并存,小贩们喊唤着引导着路人们前来品尝,不时还发出阵阵刺鼻的油烟味。美食与繁华,遥相呼应和交融,成为这座城市最令人向往的美丽风景。

在城市的郊区,多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厂,一台台蒸汽机发出经久不息的轰鸣声,一根又一根被立起来的烟囱,不断喷吐出滚滚浓烟,许多农村原本的居民都转为忠实的工人。

聚集了大量的移民和外来人口,这座城市的各项经济事业不断发展,多元化的劳动力也吸引了更多投资和创新。对于这座城市来说,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东方和西方文明的交汇,景色与文化的交织,所具有的吸引力对抵达这里的人们来说是无法抗拒的。

此时,正值端午时节,芦苇的植物味道混合着甘甜糯米香气萦绕在永安城的大街小巷。

倪国禄是永安城中一名普通的粮油作坊主,日常游走于城市的大小食肆店和粮油铺子,推销自家生产加工的精米、面粉和油料,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较为殷实。

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让他早早收了行程,先去东集市上买了樱桃、桑葚,后在街尾买了一小坛雄黄酒。临近家门,又到西集市上秤了几片云糕。

家里的女主人趁着暑热未至,提前包了粽子,腌了咸鸭蛋,做了一桌还算丰盛的晚餐。

日暮西垂,忙碌了整日的小家终于空闲下来,在庭院里的芭蕉树下摆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两盏油灯被点亮,又拿出新买的雄黄酒,小心地倒在酒杯中。

倪国禄将一旁玩耍的孩子抱了起来,用食指沾着酒,抹到他的耳、鼻、嘴巴周围,又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了个“王”字,然后拍拍小孩的屁股,哈哈大笑着让其自去玩耍。

按照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只要抹了雄黄酒的孩子,在整个夏天都不会遭到毒虫的伤害。当然,以后世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无科学依据,但却是这个时代父母对骨肉的殷勤照护。

正当一家其乐融融之际,却不想有一群客人突然到访,顿时打破了宅院的宁静。

“哟,兴保,你这是从哪儿来的?威远?还是建业?”倪国禄看着妻子将范兴保迎入院子,后面还跟着七八个行为拘谨的青壮男子,便放下酒杯,拖着一条瘸腿,从桌边站了起来。

“姐夫,我从秦国回来的。”范兴保紧走几步,来到倪国禄面前,将手中的两包礼物放到桌上,“这不,刚从码头过来,进了城就直奔你这来了。”

“哦,去秦国了呀……”倪国禄瞅了瞅桌上的两大包礼物,想是从秦国或者沿途某个海外领地买的土特产,也不以为意,眼睛瞅了瞅那边几个憨厚老实且有些手足无措的范家兄弟,笑了起来,“……都是老家带来的?”

“嗯,都是老家的族亲。来来来,过来喊人……”范兴保蹙着眉头,伸手招呼道:“一个个都没什么见识,傻笨得紧!……这是伱们姐夫,赶紧喊人。咱们姐夫当年可是大齐陆军一名英勇的骑兵军官,可神气了!”

“姐夫……”

“姐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