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登基以来,刘赫再没有像以前做大将军时那般惬意了,自他为君至今,已有半个多月,却一直没有机会出宫一次,日夜都锁在宫中,批阅奏章。
好在有荀彧、荀攸和崔钧的辅佐,如今荀彧的政治属性已经达到了90点,崔钧达到了91点,荀攸虽然以军谋智计见长,可是政治也有82点,有这三人协助,自己的公务委实轻松不少。
这日一早,刘赫正准备处理政务,荀攸拿着一份奏章走了过来。
他是御史中丞,有负责收集百官奏章,呈递天子之责,所以朝中大臣,以及各地刺史、太守递交而来的奏章,每天都会汇总到他的手中。
“主公,此乃经三公九卿共同协商后,重新拟订的举荐官员名单,总共一百八十二人,其中太守四人,郡丞九人,郡长史十二人,三公门下属官十一人,九卿门下属官二十六人,其余皆是县一级官员与小吏。”
刘赫接过名单,翻看了一眼:“呵呵,倒是盘算得仔细。”
他莫名笑了几声,也没有多说什么。
“嗯,文若,你便照此办理吧。吩咐下去,所有官员,明日即刻出发赴任。三月之后,朕会对他们政绩加以考核,有表现优异者,来年可与晋升,有不称职者,乃至以权谋私,为祸一方者,就地解职,依律论处。”
“臣遵旨。”
荀彧身为尚书令,执掌中枢,一切政令上传下达,都要经过他手。
这时,崔钧也站了起来:“回陛下,赵氏父子,还有道准、广元、公威、子溪等人,进京拜谢陛下,昨日已全部赶到洛阳,今在皇宫开阳门外等候陛见。”
“哦?他们来了?”
刘赫赶忙放下手中的笔:“快,快召他们入宫。”
想想自己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孟建和石韬等人了。他们和崔钧二荀不同,这三人长期伴随自己身边,出谋划策,而他们却是分散各地,治理地方。
尤其是从当初陈纪等人发动洛阳之乱后,官场和士族大乱,导致自己麾下文官奇缺,孟建等人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一批得力助手,都被自己调去别的地方填补空缺,使得他们愈发忙碌,自然更难有机会见面了。
不久之后,龚三儿亲自领着一大批人走了进来,这些人中,为首的便是钱理,他身后便是孟建、石韬等人。
“臣等叩见陛下,愿吾皇万福金安!”
刘赫十分高兴,亲自走上前,将他们扶起。
“快快请起。朕与众卿,许久不见,心中甚是感怀,今日既来,便在城中住上一日,今晚你我君臣,把酒言欢,一醉方休。”
石韬等人原本来时,心中还有些忐忑,以往刘赫虽是他们主公,可与君臣关系,总有些不同,如今要面君了,大家难免心情紧张。
可是刘赫这话一出,大家都瞬间放松了下来。
“陛下有命,臣等求之不得。臣等年余未见陛下金面,实在也是思念得紧。”
刘赫开怀大笑,哪怕是受禅登基之时,也没有今日这般开心。
这批人中,除了钱理、孟建、石韬、霍清、童健、张隆、苏茂、赵瑾父子、赵昌、赵魁、莫达、詹廉、吴勤、杜宪等人之外,还有一批从军中提拔出来的有文治之才的人,以及孟、石、钱等人在地方多年,靠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次全部都被刘赫一一提拔重用,放到各地,最小的也是一个县令的实缺。
众人看向钱理,钱理会意,走上前来:“臣等久沐陛下厚恩,能有今日,全赖陛下悉心调教,一力提携。今又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愿以此身躯,报陛下恩德,虽刀斧加于身,不舍此志也。”
“虽刀斧加于身,不舍此志也!”
众人齐呼。
刘赫见他们个个神色动容,双目之中,光芒闪烁,看得自己也心头一酸。
“好,好好好!我等名为君臣,实与兄弟何异?朕得享御座,四方称尊,皆是众卿扶持之功也,莫要客气,来来,众卿入座。”
这些人之中,论官职,有不少都是秩比两千石的职级,不过钱理身份特殊,在并州时,虽然大家同为太守,钱理却实际上执掌全州事务,他人品才学,众人也都服气,所以这数十人中,隐隐以他为首,刘赫御座之下,先是二荀和崔钧,其次便是他,还有赵瑾的父亲赵煜了。赵煜能和钱理平起平坐,非是因为职级,而是他毕竟是长辈。
刘赫看着钱理道:“道准,朕与令尊,多年未见。想少年之时,四处剿匪,为俘虏登记造册,以至于有乡勇队之威,令尊功不可没。今道准迁左冯翊,便在洛阳之侧,可速将令尊接来,若得闲暇之时,可来宫中走动一二,太后,还有国丈他们,对令尊都十分想念。”
众人闻言,都对钱理露出了羡慕之色。皇宫可不是想来就能来的,在座众人,除了二荀和崔钧之外,其他人想入宫,都必须有重要公务在身,提前通报,获准之后才能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