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破一立,无疑于在朝野上下,从中央到地方,从京师到省地县,即时刮起了十二级台风,尽扫魏党残渣余孽,大长了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天下有识之士的志气。
次天五月初四,崇祯随便又命内务府牵头,组织内阁六部三司、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等,相关中央官署衙门,各抽精干官员,组成“破立经典专案组”,专门负责对正伪经典图书的善后处理问题。待一切准备就绪,“破立大典”便正式进入程序。
于是,经皇家寺院主持、静空**师推算八卦,并参看黄历,选定五月初五中午为最佳时辰,崇祯帝亲率内阁重臣,及“破立经典专案组”成员,来至皇家寺院,在静空**师引领下,接受佛祖斋戒后,又率其众来至皇宫前,中轴线东侧向南,同稷坛毗邻的太庙。进入正殿后,当看到朱明王朝十三尊先帝祖皇神像时,众皆当即虔敬肃穆。
其实,就在跨进太庙后那一瞬间,一向虽性格坚毅内敛,但颇重感情的崇祯,便早已伤感得泣不成声。尔后,他虔诚地跪在列祖列宗遗像前,先默念着提前背诵多遍,早已烂熟于心的一篇祈祷词------众皆相随一齐在殿内皇像前,黑鸦鸦一片跪下,咀中不知默念些什么,但大面上尽皆表现得那么恭敬虔诚。
也许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时值壮年官气正旺的一干阁僚臣工,定在祈祷先帝们保佑自己官运亨通,步步高升;而少数魏党余孽或自身屁股不干净者,肯定在祈祷朱家祖宗宽恕自己既往罪行,放自己侥幸过关;而那些已在仕途坎坷半生,尔今已进入花甲之年的老臣,亦定会在心中祈祷着列祖列宗,保佑自己在位期间诸事顺利天下太平,让自己善始善终------
而此刻,崇祯在遍拜祖宗神位后,最后特别停留在先帝皇兄熹宗神位前,难止悲痛,嚎哭出声。这哭声极为复杂,如怨如诉:为什么一个皇帝想干番事业竟这么难?皇兄啊,你倒轻松,在位时你无心理政,却一扪心思去干自己喜干的木工;却把管理一个大明朝的全权,供手交给一个宦官,便留下满目疮夷的烂摊子,交给愚弟来打理;临终前还反复强调他魏逆是您的“心灵知己”,还要愚弟“善待他”,从而将朕推入到一个两难境地。
臣弟若依您,便不仅得罪天下臣民;还很可能被魏逆篡权窃国,断送祖皇艰苦创下的大明基业。臣弟若违您,便会背上不忠不孝千古骂名。可是,没办法,俗话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臣弟天生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眼中一粒沙子尚不愿存,又岂能看着早已觊觎吾大明江山的权奸,胡作非为而不管不问呢?若那样的话,您的话是听了,但臣弟死后又如何面对长眠地下列祖列宗?
所以对不起了,臣弟先违您愿诛了您的“心灵知己”魏逆;开弓没有回头箭,一不做二不休,今日臣弟亲率众臣工,告于太庙和您的像前,臣弟要销毁欺瞒您和天下臣民多年的伪书《三朝要典》了;并要立一本拨乱反正,指明吾朝今后发展方向的新经典《天启实录》。 皇兄啊,您若在天有灵,就该保佑臣弟顺利扫除前进障碍,完成中兴大业!
祭过了列祖列宗;叩拜并祈求过先帝熹宗后,崇祯顿觉一股豪气上升。此刻他又突觉自己是个悲情英雄,力挽狂澜却又要背负千古骂名。朕是谁?朕是大明的崇祯皇帝,既要大明江山永固,又要富强中兴,吾不背骂名谁背骂名?吾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他当即从近侍小元子手中接过那本《三朝要典》,对着火盆欲扔却仍未扔的姿势是那样的经典!令人潸然泪下。那毫无疑问是个凤凰涅槃的举动。大臣们早就哭成一片了;可崇祯却觉得那哭声还不够凄惨、响亮,显示不出他这次行动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幸好有翰林院侍讲孙之獬,这个死硬的“保皇派”,一看形势,不顾一切跑向前去,死死抱着崇祯的两腿,作欲抢夺状,这才让崇祯的表演有了对手戏;他用脚狠踢孙之獬;孙之獬的表演亦很卖劲,竟然做到了百踢不惰,这倒让主演者崇祯帝很有成就感。
当《三朝要典》当真在火盆中熊熊燃烧之时,似乎整个大明朝突兀间哭声震天。此一刻,群臣似乎突然醒悟过来:这皇上真的不是在做秀?啊,竟来真格的了?《明史》认真地记载了这一页:当太庙中一时间火光冲天时,予示着一个陈旧时代真正结束了。另一个崭新的时代,又猝不及防地正式开始了!这关键的一刻,会有多少旧人哭,又有多少新人笑?一切的一切,都在皇上的一念之间。但是,做为一个新时代主裁者的崇祯帝,当真准备好了吗?他真的明白自己“要什么”或“不要什么”了吗------
亲率内阁大臣及“破伪立真经典专案组”成员,去至太庙告慰列祖列宗,尤其在先帝皇兄神像前虔诚告白后,终下决心将误导朝廷,及天下臣民多年的伪书《三朝要典》,投入火盆付之一炬;又慎重立下新经典《天启实录》后的崇祯帝,顿觉浑身轻松精神大振。于重返皇宫的龙撵内,不由百感交际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