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那是,京中读书人争相传阅,不知大人可否引见一下异世老叟先生,本刻坊愿意长期合作。”
“别忙,你究竟卖的多少钱一本?”
“一贯钱一本,多买多出钱,每多一本多出一贯钱。”
啊,这什么道理?
崇简莫名其妙,刚想问,念头一转就明白了。
物以稀为贵。
这个时候,纸张金贵,雕版印刷不易,抢手货买得越多,给卖家的压力越大,自然会加价。
他依稀记得,在后世学习考古知识时,涉及到古代钱币换算,大致有个印象,就是宋初的一贯铜钱差不多等于后世的四百多元Rmb。
以后世屌丝的工资来计算,不算便宜了,要买十本书,累计得出五十五贯,两万多元,对一般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一千多本,即便是每本都按照一贯钱售卖,一千多贯,近五十万元了,对不大的书坊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说吧,我们按什么比例分成?”崇简熟门熟路地问道。
孟坊主倒是吃了一惊,因为那个时代的士大夫对这些门道不屑一顾,都不太清楚。
“共有三种分成方式,最低的三七开,最高的倒三七,通常是按五五开。当时宗正大人没有说比例,按惯例就是最低的三七开分成方式。”
见崇简面色不善,坊主慌忙补充道:“不过,我们愿意自动调整为五五开。”
“倒三七。”崇简语气平淡,但却不容置疑。
他说这话时,心里在想,付梓刊印的费用可都是我出的,按理说除了一点经销费,其他都该归我。
坊主面色变幻,最后无奈点点头。
双方心照不宣,崇简可以说承担了所有费用和风险,刻坊只是经手人而已,自然倒三七也是很不错的回报了。
“还有几部书,坊主愿意合作吗?”崇简道。
双方达成一致,才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愿意,愿意!”坊主忙不迭地回应,顿了顿,又慌忙补充,“倒三七,小的认为就很合理,付梓的费用可由小店垫付,不,就由小店承担。”
崇简一听这话就笑了,笑得像只小狐狸。
心想,就说嘛,商人逐利,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利字当头,什么都好说。
同时心中也更加笃定,自己消遣般写的书,一定在市面上畅销。
接下来,他除了到宫中点卯,就是把自己关起来搞“创作”。
《红楼梦》的故事在他笔下渐渐成型。
这一次,他瞄准的是以花蕊夫人为标本的读者群,书名《芙蓉轶事》,作者署名听雪轩主人。
算是保留了一点原作者的线索。
这书本时间、地点就很隐晦,崇简只需稍加改动,如书名般暗示是某一个已经逝去的皇朝旧事,不仅花蕊夫人,以及蜀国那一般遗老遗少们会自动代入,今后那一班先后灭亡的割据皇朝,比如李煜和小周后,也自当别有会心。
千古第一奇书,果然名不虚传。
崇简一边写,一边就忍不住赞叹起来。
好在他于《红楼梦》一书,曾下过一阵功夫,基本能还原书中的语言风格和那些诗词歌赋,还算是原汁原味,不会让奇书掉价。
赵二出征在外,除了宫中几人,其他人对他,由于赵小三的缘故,避之唯恐不及。
就连赵普也未能免俗,不愿意和崇简有过多接触。
这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