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蒙古草原寒冷异常,气温基本在零下十几二十度,在这样的天气下行军,对于来自关中的大明军队来说,还是比较遭罪的。
万幸朱樉比较爱惜士卒,临行前备齐了棉衣、棉帽,又有随军携带的简易炉子和蜂窝煤,基本能保证底层士卒不至冻死冻伤,喝口热汤。
而对于平安、薛台这样的将领,除了棉袄还有貂皮大氅,宿营时的中军大帐更是烧的暖暖的,不比待在城内差。
有这样的后勤保障,这二人带着三万大军,一路急行军直奔北元都城和林。沿途遇到小部落,会杀掉反抗者,而对于肯投降大明的,则会予以宽恕。
平安命人拿出提前备好的铁锅,发给一些肯投降的人,并告诉他们到了大明,每家每户都会拥有崭新的铸铁锅。
这一举动,令无数草原牧民热泪盈眶。
不得不说,退居草原的蒙古人,过的实在是太惨了。
好些部落煮肉时,要把破了的锅修修补补凑合着用,实在没有锅,竟不得不用动物皮装满水来煮肉,这样的“烹饪”效果可想而知。
是以每当蒙古骑兵侵扰长城沿线时,大明的官民常看到奇特一景: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金银财宝都不稀罕,也要“抢锅”。
实在过日子的必须品,有一口好锅,能当传家宝啊!
如今大明军队打到草原,虽俘虏了他们,但是有铁锅发的话,迁入内地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又处理完一个小部落后,平安带队继续往和林去。他是大军先锋,如今草原上有消息,都是第一时间送到他这里,再往朱樉那边送过去。
“据可靠消息,北元太师乌格齐哈什哈,带领部众,离开和林向西去了!”
大帐内,平安向他的副手薛台说道。
后者大吃一惊,“咱们的消息泄露了?”
平安微微摇头,“未必,我听说乌格齐哈什哈是只老狐狸,狡诈异常,他未必是防备咱们,怕别的部族偷袭也说不定!”
薛台点头,“有这个可能,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请示王爷一下?”
平安道:“军情紧急,来不及的。我料想乌格齐哈什哈虽离开和林,但也不会向西走太远,毕竟是寒冬时节,想要偷袭也不容易。”
薛台道:“这会牲口只能吃干的,人马皆瘦,一个个都在帐篷里待着,若要走的太远,部众也不愿答应!”
平安问,“那你说,他们这会应该在哪?”
薛台道:“我觉得,应在距和林不远的杭爱山南麓,而且要有水源!”
薛台是蒙古人,听说过杭爱山,也就是勒石燕然的燕然山。不过他是内地长大的蒙古人,并不了解杭爱山一带的地形。
平安自然更不了解,但两人有了大致的追击方向,尽起大军,在向导的带领下,往杭爱山南麓的方向去。
同时,将得到的情报与行动,报与后方的朱樉。
中军大帐内,朱樉闻听后,打发走信使,也未与诸将商议。
只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心念一动,思绪来到虚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