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瞿桦在听筒另一边听她说话时,穆静第一句说的却是他们参与研制的计算机试制成功了,随即她听到有人叫瞿大夫,很急的样子,她忙说“你快去忙吧。”
挂掉电话,才发现自己想说的都没有说。再打过去,也没必要,不是打到家里,就是医院,就算接到了,很难把话说明白。那些感谢话的借由话筒传过去,总觉得言不达意。她给弟弟写信,讲他们参与研制的小型计算机试制成功马上要投入量产的事,她这封信是写给弟弟的,更是写给父母的,随信寄去的还有一些钱,她知道弟弟会把钱转给她的爸妈。
封上信封,她不知怎么想到了瞿桦,觉得还是应该把电话里没有说完的话说完。她给他写了一封短信,说他送来的蛋糕她收到了,味道很好。剩下的无非是她很好,这里什么都能买得到,让他不要再破费之类。她并没有再提试制成功的事,因为已经提过了,再提反而显得在炫耀,虽然那样也没什么。信寄出去,她并没想过对方要回信。按照她的习惯,如果要求对方回信的话,她会在信里附一张邮票。
她还是收到了回信。关于她信中的问题,瞿桦只说一句他有存款就带过了。信的重点落在那台穆静参与设计的语言编译系统上,他说他已经跟他的爸妈说了,他们都很为她高兴。信末附了一个统计学相关问题跟她请教,信里还附了邮票,让她回信给他。
和信一起来的还有两个包裹,瞿桦说这是他的父母非要给她的,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那道问题并不算难,穆静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想出了答案,趁着晚上休息的间隙给他回信。她在写完答案后,又问家里父母和奶奶的身体状况,最后一句提到了瞿桦,让他注意身体,此外再没有别的。
他们开始频繁地通信,基本是他问她答,都是一些不算很简单但她能思考一会儿就给出答案的问题。也有一些闲话,瞿桦会在信里提两句他手术的情况,而穆静也会谈一下她的工作,然而谈得都不多。
每次瞿桦给她写信,信封里都要给她附上邮票。
到了冬天,穆静披着棉衣在灯下给瞿桦写信,炉子里烧的是木屑。发给他们的煤很有限,要省着用。她穿着瞿桦给她寄来的棉衣在灯下写信,一点儿都没觉得冷,信上她告诉瞿桦之前试制成功的计算机已经投入量产。她又回到学校,开始思考计算机的语言结构。
去邮局寄信的那天她收到瞿桦的来信,说他要过来看她。
她想了想,没在信上贴邮票,决定亲自把她要说的话讲给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