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晋霸天下> 第七百八十八章 进攻盛乐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八十八章 进攻盛乐城(2 / 2)

在晋军霹雳车的持续打击之下,城墙上的代军将士不断的出现伤亡,并很快陷入了慌乱之中,但凭借厚达五尺的女墙,仍可以继续坚守。

为了极大的震慑代国守军,晋军的霹雳车持续抛射了整整一个时辰,见城墙上防守的代军将士已经全部躲避起来,便下达了步兵冲击的命令。

很快,晋军步兵举着盾牌,推着各种攻城器械,向盛乐城的城墙上杀去。

大量的云梯和木板,很快就在盛乐城的护城河上,铺设了几条宽阔的木桥,大量的晋军士兵通过临时搭建的浮桥,快速冲入盛乐城的城墙下方,并架起云梯和攻城车,开始向城墙上进攻。

见晋军将士汹涌杀向城墙下方,防守的代军将士,立即从躲避的女墙下方站出来,并用事先准备好的滚木和礌石向城墙下方抛射,一些石块砸在了晋军将士的身上,给晋军将士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更有一些石块抛入了护城河上的浮桥,将晋军临时搭建的浮桥砸出了一个个大洞,从而阻碍晋军将士通过浮桥。

当然,最可怕的是,城墙上方准备了大量的火油和干草,一些代军将士,将沾了火油的干草从城墙上抛下,从而让城墙下方完全陷入了一片火海,攻城的晋军将士伤亡很大,只得向后撤退,而那些云梯等攻城器械,也全都被烧成了灰烬。

一直在主城城门楼上观战的代王拓跋什翼犍,见自己麾下的大军,最终挫败了晋军的进攻,顿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并更加相信,凭借盛乐城的坚固防御手段,一定可以挡住晋军的进攻。

同样,在西门方向,晋军的一支偏师也遭到了很大的失败,并撤退了回来。

盛乐城的地形极为险恶,除了南门方向,适宜大军大规模展开之外,其余几座城门都极不利于进攻,其中,东门外是一大片沼泽,大军根本无法展开进攻,北门外则是一条二十丈宽的河流,护城河的两头便是与此河流连接,从而拥有大量的水源,西门方向倒是可以发起进攻,但有大量的树木,地形也是高低不平,大量的重型攻城器械,根本无法布阵,因此,王猛与谢艾研究一番,才做出了集中主力大军,从南门方向发起进攻,并派出一支偏师进攻西门的策略,他们打算通过两路同时发起进攻,争取早日攻破盛乐城。

第一日的进攻,也算是取得了震慑代国大军的效果,但麾下大军损失千余,并且从盛乐城下狼狈撤离,这多少又有些损害晋军的形象,并让众多晋军将士,觉得心里惭愧。

傍晚的时候,王猛与谢艾等将领,根据白天攻打盛乐城所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探讨,并调整了第二日的进攻方案。

第二日一早,晋军主力同样对盛乐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一次的进攻,晋军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更加充足的火力准备,并准备了更多的攻防兵器,以在减少伤亡的同时,增加对敌军的打击。

不过,盛乐城的防备实在是严密,第二日的进攻,同样被打退了,晋军又付出了数百人马的伤亡,唯一值得肯定的是,第二日的进攻,晋军将士携带大量的黑火药,将南门外瓮城的城门给炸开了,从而攻破了代国大军的第一道防线。

经过一夜的准备,第三日一早,晋军主力再一次,对盛乐城发起了进攻,大量的晋军将士,从被炸开的瓮城城门涌入盛乐城外部的瓮城,准备直接进攻盛乐城的主城门。

不过,瓮城的城墙与盛乐城的主城墙是连在一起的,在夜间的时候,代国大军又破坏了瓮城内部通往瓮城城墙的石梯,并在瓮城的城墙上部署了大量的士兵,如此一来,冲入盛乐城的晋军将士,便处在了代国守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很快就遭到了大量的杀伤,好在冲入瓮城的晋军将士仅有数百人,因此,遭受的损失,还不算很大。

连续三日的持续强攻,在付出了很大伤亡的情况下,仍旧没有攻破盛乐城,这让众晋军将领的心里都很不舒服,不过,如此情况,也算是在王猛和谢艾的预料之中,毕竟,盛乐城易守难攻,若是可以轻松的拿下,就不是盛乐城了。

不过,此时,有一个不利的消息传来了,在盛乐城的周围,原先溃散的代国主力兵马,已经陆陆续续的逃了回来,并在几名代军将领的率领下,驻扎在盛乐城的周围,对晋军主力进行牵制。

为了应对背后的威胁,王猛与谢艾,不得不调遣部分人马,专门用于对付城外逐渐聚集的代国大军,并让这部分人马,可伺机主动发起进攻。

与晋军将领的失望不同,经过连续三日的胜利,代王拓跋什翼犍与麾下的众将领逐渐有了信心,并更加坚定的要守住城池。

见麾下溃散的主力人马,逐渐向盛乐城靠拢,拓跋什翼犍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反攻晋军主力了,并为此做出了初步的行动,利用夜间派遣小股部队奇袭的方式,摧毁了晋军的部分攻城器械,让晋军损失不小。

此时,代国大军变得极为嚣张,而晋军却出现了士气下降的情况,这引起了王猛和谢艾的注意,若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后果将极其的严重。

当然,代国大军之所以变得嚣张起来,一是因为晋军连续三日的攻城行动都被他们成功的挫败了,二是因为代军溃散的主力已经逐渐靠拢了过来,并对晋军主力形成了反包围的态势。(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