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望着他说道:“爱国主义是一切革命情结的基础,至于爱国是为了忠诚于朝廷,还是为了推翻朝廷,那便要看我们怎么去引导他了。
而且,军官在军队中的作用虽然不小,但是真正决定了一只军队倾向的,还是普通士兵的选择。我希望你能够找一些士兵过来,让我同他们谈一谈,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背景和思想倾向。这将有助于我更好的了解第二混成协是否具备起义的基础。”
蓝天蔚只是思考了片刻,便点了点头说道:“也好,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去叫一些士兵进来…”
如果说之前吴川对着那群第二混成协的军官们演说叫做出色的话,那么在面对这些普通士兵时,蓝天蔚觉得对方煽动这些士兵的言论简直可以说是惊艳。
作为从关内调拨到关外的河北籍士兵,一开始在徐世昌的照顾下,他们的生活水准是比关内强的多的。毕竟此时的东三省是产粮区,粮食价格原比关内要便宜的多。因此他们的军饷虽然没有提升,但是生活品质倒是提高了不少。
但是随着徐世昌的离去,这些河北籍的第二混成协将士立刻就被东北官吏视为了外人,不仅军饷的发放开始拖欠,甚至连一些福利也被克扣了。特别是关外的冬天远比关内要寒冷的多,这些士兵在棉服上的耗费,几乎是关内的一倍以上。可因为徐世昌的离去,在军服供应上混成协的供应不仅失去了稳定的来源,甚至还出现了克扣现象。
因此和那些意志消沉的军官们相比,其实第二混成协的士兵怨气更大。只是他们并没有把矛头对准皇帝,而是认为朝中出了奸臣,他们现在的苦难,完全是袁世凯下台和徐世昌被调离东北造成的,有怨气却没有革命的意愿。
但是这些士兵在吴川的引导诉苦之下,慢慢就把自己和家中的窘迫情况,慢慢归罪于一个顽固而不肯革新的满清政府,和帝国主义不断入侵的结果之下了。
这些士兵被叫进会议室时,还一个个有气无力的,但是等到他们离开会议室的时候,蓝天蔚觉得这些士兵身上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让他们开始变得精神起来了。这令他对于吴川的宣传鼓动能力大为震惊,一时抛去了刚一见面时,对于其人的小看之心。
事实上,不仅是蓝天蔚,就是吴川自己也被震惊到了。他使用的办法其实并不神秘,而是后世人民解放军转化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工作伦理,即“诉苦三查”。
一开始吴川对此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在中国完成初步工业化之后,整个社会已经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这种以阶级斗争理论发展出来的政治改造思想工作,已经很难再起到什么作用了。他拿第二混成协的士兵试验这个理论,其实也是自己想不出其他办法,就拿这个理论来试一试而已。
不过他没有料到,这个理论在这个时代居然这么好用。袁世凯训练北洋新军时,除了提高士兵的军饷和福利,更新武器装备,以完全的西法训练军队之外,还上书朝廷给了新军将士一个恩典。那就是新军士兵可以免去差徭30亩,差不多就是把这些新军将士当成了旧时代的读书人来优待。
也正因为如此,北洋六镇对于袁世凯建立起了一种旧时君臣之间的效忠联系。而北洋六镇的中下级军官,大多都是从河北农户或是破落的大户子弟中挑选出来的,对于北洋集团的向心力自然不是其他旧式军队能够比较的了。毕竟离开了北洋这个团体,他们大多都不过是寻常的农家子弟,并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的。
但是,新式陆军虽然是晚清中央政府试图挽救自己统治的新政之一,不过在外有帝国主义不断经济入侵,内有全国各地不堪沉重税赋不断起义的背景下。新式陆军同样避免不了,受到当前时局的影响。比如朝廷对于新军将士家属的恩典,很快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为了维持国家财政的收入,清政府先是弄出了橡胶股票风潮,导致一连串的钱庄倒闭。之后又不顾一切的想要收回南方路权,好向各国银行团借款。连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都用上了,清政府又怎么会对新军的士兵守约。除了军官的家属还有一些优待之外,士兵家中免去的差徭很快就被其他增加的杂税给重新搜刮了回去。
除了驻扎在河北的北洋六镇,还能通过北洋这个体系对河北地方官员施加影响力,迫使他们优待军属。像第二混成协这些被调离北洋集团,又远驻关外的士兵,家中就得不到什么优待了。这大约也就是为什么,之后的北洋军阀都比较照顾老家的原因。没有这些家乡子弟兵的维护,这些军阀就无法维持自己的武力。
在吴川的引导之下,这些第二混成协的士兵渐渐打开了心扉,把心中的不满一股脑的都吐露了出来,自然很快就接受了吴川为他们分析自己现在一切苦痛的根源。在某种程度上,愚昧的民众一旦觉醒,就会比那些聪明人有着更为坚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