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濂的话语就如一块石头丢进了池塘,很快就激起了满塘的涟漪。原本预备出声支持吴川的共和党代表都不及他反应迅速,不过迟了这位奉天咨议局局长一步之后,反而效果更好了些。
因为吴景濂的抢先表态,原本对吴川这番话语还有些疑惑的代表们,此时也不得不跟上了他,表示确实应该先议出一个国家认同基础,然后再谈宪政问题。
不过关于这个国家认同基础的讨论,各派代表们却是争论的比之前更有气势了。这里有些人是真的被吴川的话语所打动了,所以才想要讨论出一个各阶层和各民族能够接受的认同来。也有些人则是担心让一些工人、农民跑出来和自己平起平坐,因此试图维持住传统社会的等级差异,虽然他们愤恨于满清不肯把权力分给自己,但并不代表他们愿意和社会底层民众分享还没有到手的权力。
当然这个话题也激起了,一些原本只是过来凑个人数的代表们的兴趣。比如蒙古、满族、鄂伦春民族的代表,妇女界的代表等,他们在这个政治协商大会中都属于少数派,在接到革命委员会邀请时也知道,在这样的会议上他们的意见应该是无足轻重的。能够得到革命委员会的邀请,已经算是委员会尊重他们的一种方式了。
但是现在既然吴川提到了国家认同的问题,那么就算他们之前再怎么漫不经心,现在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民族和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发出声音了。毕竟这可不是谁也搞不懂的宪政制度,而是明明白白的中国究竟是谁的国的问题。不管他们之前对于这场会议再怎么淡漠,现在也得先搞清楚自己所代表的民族和群体,在新国家中究竟居于何种地位。
于是乎吴川很高兴的看到,大会的气氛一下就活跃了起来,再不是像前两日议论宪政那样,会议被几个头面人物操纵着,引经据典的说着干巴巴的国外法律条文,台下其他代表不是默默倾听,就是为相熟的代表鼓舞助威。
虽然吴川对于参加协商会议的代表做过安排,确保了自己的主张一定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不过他并不想弄的如此虚伪,政治协商会议自然应当体现出政治协商的精神,这又不是举手表决的议会,他想听到的正是这些代表真正的想法和他们真实的表态。
只有当代表们在会上表现出真实的态度,他才不至于做出错误的判断不是么。不过因为吴川在20日早上提出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会议不得不延迟了一天,一直开到21日中午才算宣告完成。
在各方做出了激烈的争吵和妥协之后,最终还是由共和党的代表们主导了这场国家认同的讨论。显然各位代表更青睐于法国人权宣言中的平等一词,毕竟在满清的治下大家做了200多年的奴才,这一刻对于平等的渴望比其他自由、博爱什么的词语要更为向往。
于是一天多的争论最后凝聚为了这样一段话,“新的国家将致力于消灭阶层之间的压迫和民族之间的压迫。凡是居住在中华境内的各民族人民应当彼此友爱互助,不得将自己的欲望强加于其他人或其他民族身上。新的国家应当为全体人民所有,人民拥有追求幸福生活之权利,也有反抗暴政之权利。”
虽然这一天多的争论让代表们感到有些精疲力尽,但是当他们听到吴川读出了这段话之后,却突然感觉内心某个地方多了一些东西,虽然沉重却令他们生起了昂首挺胸的雀跃。这是第一次,中国人决定如何去塑造一个共同的国家。
“啪,啪…”也不知是哪位代表带的头,起身鼓起了掌。接着会场上一位位代表都自动站了起来,向着主席台上的吴川鼓掌致意,热烈的掌声几乎冲破了屋顶。
吴川有些茫然的从稿纸上抬头望去,看着这些古人对着自己鼓掌致意,这一幕可不是他安排好的。这足足让他楞了半分钟,方才醒来向着台下的代表们鞠躬还礼。
假如他这次会议上不提出国家认同的问题,那么这一问题就会拖延到1927年,由北伐军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帜初步提出来。不过四一二大屠杀就会让三民主义正式破产,最终到1949年建立的工农联盟的人民共和国才算是解决了这个现代国家的认同基础。
虽然限于时代局限,吴川并不能提出人民共和国的主张。但是他觉得不管什么主张,总要先竖立起一个现代国家招牌,否则如何让社会各界团结在革命委员会周边,将革命继续进行下去呢?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代表们在做出了国家认同的结论后,会变得这么热情澎拜。
接下来的会议中,吴川发觉自己提出的主张往往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成,会议的进程终于加快了。他所提出的,革命委员会负有保卫新国家政权建立之前的责任,因此必须保有国家政策颁行的权力,对行政、司法的监督权力,对于军事和财政的绝对领导权力,和审核法律条文的权力等。
各位代表对于吴川的主张表示谅解,也同意在新政权没有成立之前授予革命委员会以上权力。不过一些代表很快就提出了要求,认为应该在国家认同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宪法来保卫他。对于这一合理的要求,吴川也表示认同,并令代表们推举几位法律专家和革命委员会的司法委员一起研究新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