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3月1日,南方临时政府总统孙中山终于提出辞呈,并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总统之位。这当然不是其心甘情愿的,而是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外部,列强除了日本之外没有一个愿意承认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即便是日本也因为国内爆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不得不放弃了对于孙中山的支持,甚至连中日合办汉冶萍的贷款案都收了回去。
而国内除了同盟会的少数同志,几乎不是支持袁世凯的,就是在冷眼旁观孙袁两人对于大总统一职的争夺。曾经被孙寄予厚望的东北革命委员会,孙原以为为了革命的大局,哪怕革命委员会受了一点委屈,也应该支持自己取得革命的成功再说。
但是革命委员会显然并不这么想,在撤离了南京的同志之后,便在清室退位后公开宣布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走和平建国的道路。革命委员会虽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袁世凯,但是对于南方临时政府的冷漠态度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革命委员会和北洋集团这两个武力第一、第二的军政集团的联合,迅速击垮了本就失去了战斗欲望的南方联军。毕竟他们北伐的目标就是满清政府,既然满清宣布退位北伐诸军就失去了北上的大义。如果各省联军是同盟会一手打造起来的党军,那么同盟会还可以继续动员军队作战,直到把袁世凯从北京城赶出去为止。
但是各省联军的整军行动不过完成了一半就被临时政府叫停了,除了几只部队之外,其他省份的军队依然是听从于本省军政府,而不是临时政府的命令。再加上立宪派士绅又断了北伐军的资金来源,临时政府又叫停了深入基层的肃反运动,使得临时政府顿时失去了对于财政和军政的大半控制权。
老实说,孙中山能够支持到3月1日才向袁世凯低头,还得谢谢耿谨文之前在南京附近的肃反和对南京诸军进行的整军,虽然这两项运动都没有完成,但也算是增强了临时政府对于一些军队及南京周边州县的控制力。
但是这种控制力,还不足以让北伐联军明白继续北上进攻北洋集团,到底意义何在。在各省军人看来,清帝既然已经退位,他们的责任就已经完成了。至于谁来当这个共和政府的总统,他们其实并不怎么关心,他们只关心新政府将如何安置他们。
只是孙、黄等同盟会领袖,一个主张继续北伐,一个主张和袁世凯讲和,偏偏就没有人关心他们这些军人在革命完成后的待遇,大家的热情顿时就冷却了下来,对于南京的军令也就爱理不理了。
等到孙中山发觉军心已经涣散后,他也只好向同盟会内部的和平派及各省立宪派士绅妥协了。只是孙中山虽然认输,但还是颇不甘心的提出要求,袁世凯要当总统,就得来南方上任,定都南京。
3月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并电袁前来受职;未受任前,政务仍由孙中山继续执行。
袁世凯怎么肯上这个套,他旋即向革命委员会代表及北方士绅陈情,认为自己不能南下,国都也应当定在北京适合。
于是在吴川的授意下,革命委员会向南北两京通电,第一是表明北方的顽固势力太大,新政府南迁恐会出现旧势力的反扑,为了国家安宁计,国都还是仍在北京为好;
第二在满清的统治下,国家早就残破不堪,民众正等待着新政府能够做些实事以挽回人心。现在新政府应该考虑如何赈济战争中受害的平民,恢复各地的生产建设,而不是想着迁都这等华而不实的念头;
第三一国之都不可能放在外洋军舰的炮口之下,否则新政府该如何维护国家主权?临时参议院如果非要主张迁都,请先收回内水航行权,把列强的军舰从长江驱逐出去,则革命委员会必万分之赞成。
得到了革命委员会的支持后,3月5日袁世凯致电孙中山,正式表态拒绝南下,言:“北方军民,尚多分歧,隐患实繁,皇族受外人愚弄,根株潜长,北京外交团向以凯离此为虑,屡经言及。外蒙各盟,迭来警告,内讧外患,递引互牵,若因凯一走,一切变端立见,殊非爱国救世之素志;若举人自代,实无措置各方面合宜之人,然长此不能统一,外人无可承认,险象环集,大局益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