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火热的年代> 第85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7章(1 / 2)

坏的结果总是会比预料的时间来的更早,夏阳所担心的海河南系支流决口的猜测,就在他同那些天津绅商们刚刚讨论过关于全面整治海河的问题没几天就变为了现实。

就在夏阳和天津绅商们商议整治海河的当天,永定河中上游再次出现了暴雨天气,永定河上游名为桑干河,出山西北部流入河北,上游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因此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沉淀量几乎达到了河水的8-10%,故有“小黄河”之称。

在平常年份,永定河所携带的泥沙已经将河道淤塞的不成样子了,今次这么长久的雨期,更是从上游冲刷下了更多的泥沙。根据天津这边的观察,永定河此前蓄积的洪峰通过海河时,曾经在两天内将海河河床抬高了8尺。

而海河五大支流皆要从海河干道入海,虽说自从列强在天津开埠以来,不断的对海河河道进行了截弯取直和清理河床,但是海河河道容量不过永定河五分之一,如果再加上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潮白河的水量计算,海河河道容量大约只能达到五大干流三十到四十分之一。

因此天津人常说,海河是“上大下小,尾关不畅”,小雨小灾,大雨大灾,而今次便是海河的大灾了。五大干流长年没有得到清理,今年雨期又这么漫长猛烈,海河五大干流就都出现了排水不畅、漫坡、决口等问题。

而前期的大水还没有排出,永定河中上游又再次暴雨,终于使得OTg2NTc=永定河在保定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决口,保定周边的农田顿时成为了汪洋大海。根据记者报道,保定和津浦路之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田地的痕迹了,只有一片湖泊。

京汉路、津浦路在河北段也被冲毁了数十处路基,不得不暂时停运。该地区大量房屋被水冲垮,死伤人数已经过千,十数万人民开始向外迁移逃难。天津以西、以南平原也被淹没在了大水之中。天津城内原本稍稍退去的水位,再次重新涨了回来,日租界街道积水最深处已经超过了1.5米。

站在天津城内的高楼望着南面和西面的汪洋大水,夏阳也知道光凭天津和河北革命委员会的力量已经无法自救了,甚至想要维持这些灾民在本地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了,看看天津城外的这片大水就知道,某些地方的村子已经不能住人了。

夏阳和宋小濂只能向哈尔滨中央革命委员会及辽宁、山东两省革命委员会发电求援,一是请求调拨物资二是请求协助安置灾民。

恒宝昆倒是很快就回了电报,山东、河南地区同样也有水灾,不过情况倒是比河北要好的多,因为鲁南苏北的水利建设,使得此次北方大水并没有造成过多的损失就被迅速排入大海了。

因此今年河南、山东的夏收基本都保住了,往河北调运一些粮食和物资并不成问题。至于安置灾民,山东倒是可以少量的安排一些,而刚刚解放的河南地区则恐怕难以安排,毕竟这两个省份都是以人多地少而著称的,本省的人口都在组织往东北或海外迁移呢。

而沈阳的张榕接到了宋小濂和夏阳发来的电报之后,就召来了自己的助手王永江,向他询问应当如何回应两人的请求。

王永江思考了片刻,就走到了一旁的沈阳市地图前,指着地图说道:“自从沈阳城拆除了城墙之后,老城区同商埠地、铁路附属地、东关外就联成了一片。原本挤在城内的居民就开始向周边的这三片地区迁移了,因为这些地方不仅空地甚多地价便宜,也有着许多工作的机会。

而欧洲战争爆发之后,欧洲向海外输出的货物不但大为减少,向海外进口的各种原材料及制成品则是快速的增长了。我革命委员会对于欧洲战争所引发的贸易机会要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反应灵敏的多,一早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基建和电厂上,因此也就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商人来东北投资。

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之上,周边地区的乡村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粮食,还能提供大豆和棉花等原物料;而在沈阳的周边还有着抚顺的煤矿,鞍山、本溪的铁矿等自然资源。在交通上,我们既是南满铁路、京沈铁路、沈丹铁路、沈梅铁路的交汇点,也通过铁路连接了丹东、大连、营口和锦州港。

可以说,沈阳的地理位置在东北三省中是江浙湖汉北最出色的,在从明朝开始到辛亥革命前,沈阳都是东北的第一大城市。但是,辛亥革命之后,哈尔滨、长春等北满城市就开始了快速发展,14年的时候我们就落在了哈尔滨之后。去年哈尔滨的常住人口更是突破了60万,而沈阳城才45万人口。5年里,哈尔滨的常住人口翻了3倍多,而我们不过才增长了50%。

我查过北满各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数字,虽然在增长人口的绝对值上,其他城市还落后于沈阳,但是就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来说,我们大约排在七、八名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