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火热的年代> 第96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7章(1 / 2)

“战争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这是托洛茨基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向德国人宣布,苏维埃俄国不接受德国提出的和平条件,但是也不打算继续和同盟国交战,将自行从前线撤离军队时的心情写照。

在和平谈判期间,托洛茨基往来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彼得格勒之间时,他曾经劝说过一位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驻前线代表,要求他鼓动士兵支持代表团签订一份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条约。不过这位前线代表却诚实的回答道:“根本不行,我们不可能再回战壕里,他们不会理解我们。还会说我们像克伦斯基一样在继续欺骗他们…”

从那时开始,一直坚持要等待下去,拒绝和德国签订苛刻的和平条约,直到德国内部爆发革命的托洛茨基开始动摇了。他意识到列宁的预见是正确的,和平,无论如何也要和平!否则前线的士兵就会抛弃苏维埃,就像他们抛弃了临时政府那样的快速。

但是,布哈林等一些“革命战争论”的支持者却并不这么看。他们坚定的相信,只要继续战斗下去,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也会如俄国军队一样爆发革命,最终成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支持者。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这样认为,德国革命比俄国革命重要的多,如果德国革命需要俄国革命的灭亡,那么俄国革命就应该灭亡。

最后则是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等一些社会主义者,他们坚决反对签OTg2NTc=订这样一项条件苛刻的和平条约,赔款也就算了,但是把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也一并独立出去,这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革命后的俄国。

在布尔什维克党内,至少在党的领导者当中,坚决反对和约的人数始终占据了多数,其中又以提出革命战争口号的左派共产主义集团情绪最为激烈。

不过随着德国人重新发起进攻,特别是德军在芬兰的登陆直接威胁到彼得格勒安全的时候,有些委员终于清醒了过来。为了避免在苏维埃政权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名,最终他们同意了和德国签署和约。

只是孟什维克、左翼社会革命党等依旧坚定的反对和约,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签署之后不久,他们选择退出了人民委员会。

于是乎,在和约签订之后,不管是“左派共产主义集团”,还是在英法支持下的自由主义者,都对列宁派发起了舆论上的进攻。

列宁对此作出了两个应对,第一是以德军对于彼得格勒的威胁为理由,提出了把苏维埃政权迁往莫斯科;第二则是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把党名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左派共产主义集团”为了坚持自己的理念自然不能跟随人民委员会逃亡到莫斯科去,而莫斯科苏维埃虽然同样是反对签订和约的,但是作为地方苏维埃成员,他们显然是不能和列宁、斯维尔德洛夫这些老布尔什维克对抗的。

至于党名的变更,也是为了彻底同孟什维克分隔开去。底层的民众很难区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的区别,毕竟两者都冠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但是十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大到两个派系几乎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

在这样的形势下,孟什维克利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的宣传,最终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布尔什维克的主张,因此许多地方上的农民因为生活圈子较为封闭,分辨不出什么是孟什维克的主张,什么是布尔什维克的主张,最终就把布尔什维克当成了出尔反尔的骗子。

党名做出了变更后,俄共(布)再发表什么主张,也就不会被民众所误认了。随着人民委员会迁移到莫斯科,列宁很快就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任命托洛茨基为陆海军人民委员并同时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一个是委派斯大林南下收编并组建东方面军。

对于托洛茨基的任命,不仅仅考虑了其在江浙湖汉北前沙俄军队中的影响力。十月革命爆发时,作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袖,正是托洛茨基说服了彼得格勒周边的驻军按兵不动;之后又是他出面保护了一批军官没有受到审判;而为了抵抗德军发起的进攻,又是托洛茨基提出启用被停职的沙皇军官,让他们以军事专家的身份指挥部队,重建前线和后方的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