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仪祉这番话,吴川也是沉默了许久,东北的快速发展可不仅仅在于外来资本和技术设备、外国专家、技术工人的输入,国内各地的知识青年向东北的汇聚也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毕竟在辛亥革命之前,全国的小学生也就100多万,中学生几十万,大学生只有数万。虽然1914年德国综合大学的学生也就6万人,但是中国的大学生学的都是文学和法律,很少有学习理工类的。
至于此时的美国,虽然其大学教育欧洲人并看不上,但是1914-1915年度的招生人数已经突破了40万人。哪怕美国的大学教育和欧洲差距较大,光是这个基数已经足够让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了,毕竟这个时候的美国大学并不热衷于商业和法律教育,而是热衷于研究科学。
从1912年到1917年,吴川通过借贷普及东北的小学教育,也不过才将东北8-11岁儿童的入学率提升到了88.7%,去年小学入学人数为88万人,初中入学人数为30万人,高中及中专入学为19万人,大学入学人数为3.5万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北的教育普及率刚刚达到一个工业社会的初步阶段,已经可以为东北的工业输送合格的受教育工人了。但是相比起美国、德国这样的先进工业国,东北的教育程度却又差的远了。
虽然在吴川看来,眼下东北的义务教育体系不过才建立了一个雏OTg2NTc=形,远远不能同欧美这些工业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但是对于李仪祉这些从关内来的知识分子来说,东北这样的发展速度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也冲击了他们原本对于工业化的固有印象。
工业化这个词语固然是他们来到东北之后才接触到的,但是对于欧美先进的工业,海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脑子里还是有着深刻印象的。当然,他们脑子里的先进工业,只有一个个巨大的钢铁造物,还没有形成一种工业体系的概念。
哪怕是李仪祉这种学有专长的理科生,归国之后也是想着要修缮几条河流,造福中国的农业。毕竟在他游学欧洲的期间,他发现没有一个先进的工业国没有发达的水利设施,而有着发达的水利设施就有着发达的农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水利事业却极为荒废,因此决定投身于中国的水利事业。
如果不是想要来东北看一看另一种革命的成果,原本他归国后是准备追随孙中山的。但是来东北之后,东北对于农业的规划和工业支持,使得东北的粮食亩产和总产量都在逐年上升,他这才发觉想要发展农业,光修几条水渠和水库是不够的。电力排灌、化肥农药、机械农具、良种和农业人才,只有在这样的工业支持下,才会有一个发达的农业。
不仅仅李仪祉有了这样的认识,来自关内各省的革命志士也在东北的生活中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工业化。他们过去之所以跑来东北,是因为关内的革命陷入了低潮,反动势力的反扑导致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但是随着袁世凯的去世,革命委员会势力的扩张,这些革命志士觉得此时再返回家乡已经有了一定保障,他们就不愿在东北继续安逸的生活,而试图返回家乡去继续促进革命的浪潮了。
对于这些革命志士的焦虑心情,吴川心里其实能够理解。虽然他和这个时代的故乡没有多少情感上的联系,但是在国外的时候,只要有一线可能,他也还是把归国革命放在了第一位。因为他很清楚,国外即便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地方。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而言,即便身在国内,家乡也还是和其他地区有区别的,毕竟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更讲究根源。哪怕如北洋的那群武夫,在南方烧杀抢掠的同时,在故乡却也是愿意修桥铺路的。
“只是,东北的教育和工业化是不可复制的。假如没有这场战争,东北根本还不起这笔债务。”吴川默默的在心中说了一句。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思路,先是挥手让周边的人离开一些距离,这才对着李仪祉说道:“我能够理解你和一部分同志的心情,但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有着其自身的逻辑,我们也可以把它描述为一种客观运行的规律,违背了这种规律必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李仪祉有些疑惑,虽然他来东北之后对于政治理论有所理解,但是他对于布尔什维克主义并不感冒,认为研究这些主义还不如多研究些实际的问题,毕竟他的家族也是关中名门,正处于被布尔什维克打击的对象。
不过既然吴川主动对他提到了这个问题,李仪祉也就顺着对方的意思问道:“究竟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难道我们就不能打破这个规律吗?”
吴川盯着对方的眼睛沉吟了片刻,方才组江浙湖汉北织着语言说道:“资本的基本逻辑只有一个,就是满足资本自我增殖的欲望,所以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其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追逐利润。
为了满足资本自我增殖的欲望,资本控制下的工业体系就必须满足,利用最小的成本,赚取最高的利润。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一工业体系就会自动的压低工业原料和劳动力的价格,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市场上赢得正常价格下的超额利润。
你刚刚说的很对,革命委员会对于东北的投入其实已经太过了,中国其他地区也需要工业,也需要发展,也需要改变落后的面貌,但是这不是资本的逻辑,资本只会投资在有利可图的地区。东北越是发展,这里的投资回报周期就越短,资本的回报率就越高。
而且,这场欧洲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将会进入一段和平期。在和平时期,想要发展工业,必然是交通便利的地区最为适合工业投资。事实上,如果我们的国力再强大一些,能够确保沿海地区的安全,那么依托长江的长江三角洲和依托珠江的珠江三角洲,才是更加适合发展工业的地区。
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一规律,那么世界其他便利地区的工业就会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击败我们的工业。我想你也清楚,没有市场,光有工厂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