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耀将玉瓶递给黄忠,“黄卿家有病儿,不愿出仕,朕下诏之时不知,不知不怪,望卿谅解。
后来知晓了,朕遂求师兄得来这十粒补心丹,相信对汝之小儿有大用的。
十粒丹丸服完,若小友病情未愈,黄卿自可挂印离去。若小友病情痊愈了,那么…”
“那臣父子以终身相报陛下救命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言重言重。”华耀笑道:
“卿的诺言可许下,但不宜为孩子许诺。咱们尊重孩子将来自己的选择。”
“诺!”黄忠从善如流,紧握玉瓶,半跪行礼。反正,儿子若真的健康长大了,他必须听老子的。
再说,儿子也是身为大汉子民,不为陛下效忠,又为谁效忠?
“好!卿下去找骠骑将军领兵符吧,希望射声营能够在尔手上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喏!”黄忠看见已经不再气促的儿子,心里无限欢喜。来洛阳赌一把的决定做对了。
皇宫,果然是天下能人聚集的地方,而陛下,确实是仁德圣君。
他抱上儿子,握着药瓶,迈着轻松的步伐欢喜离开。
李榷,孙坚、朱儁三个好武的人都艳羡地看着黄忠的背影。
华耀见了,笑道:“尔等可以放心,只要尔等有才,朕就能让尔等实现抱负。
文可达太守、三公、武可达四征、四镇、甚至一品的卫将军。”
众人一听,皆自信满满的挺胸直腰,眼放豪光。
激起了大家的雄心,华耀神色一正,凝声问道:“朱儁何在?”
“庶民在!”朱?跪下行礼,内心惴惴不安。
“起身回话!”
“谢陛下!”
“朕听闻会稽、余姚、吴郡一带常有海寇上岸滋扰侵袭劫掠,此事可是为真?”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
“汝曾读过何书?”
“臣识字后喜读《尉缭子》《吴起兵法》。”
“善。”
“嗯!”华耀沉吟一阵,吩咐道:“左丰传令尚书台拟诏,朱?知兵,善书,尚孝有德,举为孝廉。
朕着聘其为五品钦差,扬州巡抚史,领巡海兵二千,以防东南海寇。”
“喏!”左丰领命而去。
“朱巡抚,朕允汝在北军步兵营挑三百步卒,另在扬州的各郡兵中另挑好兵,满足一营二千兵员,组织训练成为水陆两栖兵。
舟船、财物找太尉、大司马下令报备,令扬州刺史协助朱卿着办。”
“喏!”
“卿先下去吧!”
“喏!”朱儁心情雀跃,为皇帝常识,直接被举孝廉,而且为钦差,扬州巡抚史,掌二千兵,相当于黄忠一样的校尉。
华耀见剩余的多是孩子,有些已经疲累,只是在那强撑罢了。
他唤过小黄门,问:“汝是何姓名?”
“奴婢赵忠。”
华耀点头,“稍等!”
然后他预备点兵点将道:“我点名,点到谁,谁站出来喊到。”
“刘备。”
刘备愣了愣,回应:“到。”
“刘磐。”
“到”
“荀彧、荀攸、戏平、戏忠。”
“到。”四人列为一排。
“曹操、孙坚、关羽、文聘。”
“到。”四人也站成一排。两高两矮!
华耀凭他们的回应识人,笑看他们的形象与历史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作对比。
“你们一共十人,是为朕的伴读,朕看你们疲累了,所以先安排你们到明光殿休息,有内侍、宫女照顾你们,明日上午开始陪朕一起读书。”
“谢陛下!”
“不用谢!”
华耀指着赵忠对伴读们道:“你们跟他下去休息,我们明日早上见!”
十个半大孩子下去了,华耀松一口气。
然后,华耀与李儒、贾诩、韩遂、马腾、李仪、李傕等人交谈。
对他们的过往、能力也是知之甚多,不吝夸赞,羡慕。
几人也是为此惊讶感动外带佩服。觉得陛下虽为少年,但谈吐、威仪皆不凡。
华耀随后亲自任命韩遂、马腾、李傕三人为羽林军的百人将。
三人顿时叩首谢恩。
三个武将人才被张让下去后,华耀问贾诩三人的志向,根据他们的志向、要求而任命官职。反正,大汉近期缺少官员。
贾诩在沉吟不语,李仪在客气谦让。
李儒见此,先开口发言,“陛下,吾愿为西凉一县令,治理边地,安境护民。”
华耀尊重他的意见,点头道:“卿之才能,朕知晓。即如此,朕命你为金城郡守。原来的金城郡守朕虽下诏撤了他的职,但犹没派人去通知。
朕希望卿去任职时带上一队羽林军和诏书去收拾他,将他贪污隐匿的财物收缴充国库发展边地。”
“喏!”李儒领命下去了。
这也是给李儒的考验,金城乱的很,能否治好就看他的才干了。
李仪则表示愿意留在华耀身边当个议郎。
华耀准了。然后让小黄门领他出宫去。
剩下贾诩。
华耀对他笑道:“文和,朕早闻卿有大才,因此,对卿早已做了初步安排。”
随后,皇帝拉着阳球、贾诩仔细交谈、了解大汉东南西北各方边地的形势,沟通过了,方做下详细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