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一听,都点头,只觉责任重大,神情也更认真了。
华耀瞌目养神,脑子里则在仔细回复理解那几卷言之有物、且切实可行的强兵之策。
几番咀嚼,回味,他不得不佩服感叹:“华夏自古多人杰。
豪强子弟并不比将门子弟差,或许因为他们更加接近黔首,他们所写的强兵之策还更有大局观。”
华耀想为边军增加政委一职,在大汉相当于军师,但又比军师的职权广,责任重。
先从并州的雁门关边军开始试点,毕竟,曾因长姐华昭的存在,吕布、杨峰等算是熟悉的同道人。
提到并州军,华耀不仅想着长姐留下来的长篇建议,还有九块御制金牌,代表九军的军牌。
可能首先发出的第一块金牌将是并州的白虎军了。
主将为智勇双全的杨峰,副将为勇猛无双的吕布。
唉,家姐为了自己,为了这个时空的大汉真的是劳心劳力。
华耀思量许久,提笔在两张雪白的纸上写下第二场考核的名次,以及两场考核过后的综合排名。
扬手叫过蹇硕吩咐道:“你去将这二张名单呈给大司马,请他将它们公布出去。”
“诺!”蹇硕恭敬的行礼后退下去了。
左丰站在门边,看了他的背影一眼又一眼。
当华耀的眼神扫过去时,左丰马上垂头直身,装乖,一副尽忠职守的劳模样。
其实,左丰心里是有些糊涂的,他看不明白陛下用人的规律。
陛下用人的规律就是没有任何规律,看见谁在面前就用谁。
先帝时期的五大中常侍、五大宦官候爷,已经全部被处理了,可陛下还没有提拔一个中常侍起来。
或许,是大家的功劳、能力不足以升任中常侍?
华耀并不知道身边内侍们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就算知道了也不受他们影响。
也不打扰认真阅读策论的伴读们,继续处理上午没完成的奏章。
申时末,第二场考核的名次排榜单被张帖在了昨日名单的右边。
这又引起了无数人的围观,里三重外三重的。
学子们半点不嫌拥挤,不嫌汗臭,挤挤挨挨地争先恐后在名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有位个高健壮的勇武之士,似一座铁塔般站在榜前,高声宣读:
“第二场考核名次榜单:
第一名:乘氏县,李进。
第二名:乘氏县,李胜。
第三名:钜鹿郡,田丰。
第四名:魏郡,沮授。
第五名:琅琊郡,诸葛珪。
第六名:晋阳郡,高顺。
第七名:泰山郡,于禁。
第八名:南阳,黄祖。
第九名:东郡,程昱。
第十名:蜀郡,张任。
然后就是诸如:钜鹿张角、颍川辛评、江东雷豹、犍为许志、巴郡刘达…等等。
众人再看再听综合榜单:
第一名:琅琊郡,诸葛珪。
第二名:钜鹿,田丰。
第三名:魏郡,沮授。
第四名:乘氏县,李进。
第五名:乘氏县,李胜。
第六名:东郡,程昱。
第七名:颍川,陈群。
第八名:颍川县,郭盛。
然后就是诸如蜀郡张任、李安、广陵陈政等等。
众人看一遍、听一遍,个个似乎都在望着榜单,但目光却毫无焦距,一副若有所思或恍然之状。
华耀带着伴读们去校武场练习武艺,途中问曹操:“曹卿,你觉得我审评的第一,实至名归否?”
曹操摇头:“不敢妄论。操之见识太少,且年少不知军事也。”
华耀一一看过去,伴读们个个摇头,皆不妄言。
也是,他们犹年少,其中最年长者虚记也不过十四岁而已。
曹操还并非后面的治世能臣、乱世枭雄,而荀彧也还不是成年后游历过四方的王佐之才。
无论是谁,就算天资不凡,也都要经由时光的雕琢,方能成才。
他们这份谨言慎行的态度让华耀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