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宣和轶事> 第247章 南来使节望京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7章 南来使节望京城(2 / 2)

故而不同于大宋对大理的冷淡,大理是一直希望得到大宋的册封的。段正淳自己在表章里就说道:臣累年以来尝遣磨、中、罗道等处,乞修朝贡。但是大宋知道哲宗时依然没有回应。

大宋并未对大理的善意作出任何反应,未对大理进行册封。朝贡一宗藩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即朝贡方向“天朝共主”朝贡,“天朝共主”给予朝贡方册封,朝贡方以此证明其承认并认可“天朝共主’’在区域性国际体系中的正统合法至尊地位。

“天朝共主”给予朝贡方册封,以此证明其认可和承认朝贡方在区域性国际体系中的政权合法性和正统性,双方通过互相证明、互相承认、互相认可并成为定制才能建立正式的朝贡一宗藩关系。

大理向来仰慕中原文明,想像南诏与唐朝确定君臣关系那样通过向宋朝朝贡并得到宋朝册封而建立正式君臣宗藩关系,使政权具有合法地位,从而恢复唐与南诏那种紧密的政治经济关系。先后六次遣使大宋,想要获得册封,但是均被大宋拒绝。

宋仁宗时,大理曾经贡金装碧矸山、毡毯、刀剑、犀甲皮、鞍髻,置备了大量的礼物,献给仁宗皇帝,想要求得册封。但是仁宗皇帝回信大理国主:所上表事具悉.卿勤王岁久,卿当善育民人,谨奉正朔。登封之请,以候治平。诞布联心,固宜知悉,所请宜不允。将大理的册封婉言拒绝了。

现在连更加南边的交趾都得到册封了,大理依旧没能册封。故而大理急需大宋的认可,这样不管是段氏还是高氏都能够有效的巩固自己的统治。

李格非讲完后,赵佶问道:“大理尚称恭顺,自本朝立国以来,未尝有寇边谋叛之举,供奉也算殷勤,为何不与册封?”

在赵佶心里,仁宗皇帝算是极好说话的,按理说大理多次进贡求封,而且是西南大国,大宋也不准备短时间吞并大理,为何连仁宗皇帝也不册封大理。要知道那会侬智高、交趾不断袭扰大宋,册封大理,可以让其牵制交趾,这点道理,当时的宰执们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大理尽管受到忌惮并仅仅被册封一次而且处于区域性国际体系的底层和边缘,但仍一直自视为宋朝的藩臣,一直自视为中原文明的一部分和古代中国的一部分,大理权贵高氏甚至自称“大中国”,并对宋朝尽忠职守,尽藩臣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仍然通过单方面向宋朝朝贡和战马贸易保持与宋朝的联系。

纵观大理求封之路,比舔狗都惨,沸羊羊都要自愧不如。赵佶想不明白是,一方面大宋朝廷是知道大理的重要性的,大宋认为大理是地广人庶,器械精良的大国,一方面面对大理的数次遣使求封,均未应允,实在是让赵佶不能理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