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一座皇家工厂,带来的利益非常之可观,让不知多少的关系户,官员乃至皇亲国戚,想进去工厂里发展,去拥抱那极其庞大的利益。
但为了确保那每年上千万银元的利益,朱由检并没有同意那些太监宫女与近臣们的要求,因为很明显,这些人都是硕鼠,只会坏事,不会做什么好事,把他们都弄进工厂,损失的绝对是皇室的利益,只有继续让许家庄那边的人才管理,才能拿到稳定的收益,若是真安插了自己的人进这些工厂,呵呵,以前大明的许多产业的后果,就是前车之鉴。
而通过调查和了解,朱由检还知道,许家庄那边,有这几类工厂,是利润极高的行业,每年都能赚大把大把的银元,着实令人羡慕无比。
比如自行车厂,随便一辆自行车,利润就在五十银元以上,若是大明百姓人均一辆,那就是两亿多辆的庞大市场,不知道会带来多恐怖的利益,可能超过百亿之多。
比如化肥工厂,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农业,要想取得高产丰产,根本离不开化肥的支持,因为一斤肥料,十斤粮食,一亩地只要施撒个二十斤的肥料,就能增产两百斤,是原来产量的一倍,还轻松了不少,这样的化肥,一银元二十斤是要的,带来的好处,则明显超过一银元,而制造化肥的工厂,则有不小的利润空间,若是有一座皇家化肥工厂的话,每年只要生产出十亿斤的化肥,说不定就是超过五百万银元的利润,可谓相当的不错。
又比如五金加工厂,可以加工出各种各样的零件产品,满足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而只要零件加工的好,利润相当大可观,一年赚个百万银元也是非常轻松。
还有瓷砖厂、大理石家具厂、沙发家具厂等等,都是发展前景非常好的高利润行业,许家庄到如今都是大部分抓在手中,不打算转移出去,让外界无数势力感到眼红流口水。
而皇室跟许家庄关系不错,属于盟友关系,前段时间,许家庄的那个许远,跟皇嫂张嫣走的很近,似乎是有了关系,终于建立了某种意义上的联姻关系,可谓更上一层楼,让朱由检大大松了口气,心里顿时爽快了许多,眼睛也是大亮,看到了寻找机会的合作。
然后,朱由检写了封比较有诚意的《合作倡议信》,让锦衣卫传送,专门写给那许远,探讨更深化的合作,希望多得到一些先进的工厂,抓住许家庄中低端工业转移出去的良机,让皇室多赚一点钱。
这封信,落到许远的办公桌上之后。
许远沉默了片刻,很快就写了封回信,表示可以转移不得鸟工业给皇室,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回报率较低的特点,不要太过的看中这些行业,虽然目前是非常赚钱,但主要是因为工厂少,缺乏竞争,产品可以卖个较高的价格了,但很多产品,如果产能上去了,工厂太多了,就是陷入价格战的困境中,导致产能增加但利润不增加,并不是很好做的行业,风险其实不低。
但对于许远的提醒忠告,朱由检很快回信说道:“风险什么的,朕觉得不算什么,开工厂就等于赚钱,这是如今无数人的共识,许远你太过谦虚了,这样其实不好,真的很不好,既然朕的皇室想要去做,你就给一些面临淘汰的工厂算了,资金方面,再借点建厂资金就行了,等以后赚钱了会慢慢还的,这么多年了,双方的合作越来越多,为何许家庄还是那么的保守,总是不愿敞开胸怀,赚钱的机会,也不愿意分享一下,许家庄不是经常在报纸上说,只有消费才有生活么?如果连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忙,那真实在是太失望了,会不得不考虑下双方的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要不要做出一些调整,这就取决于许家庄那边的诚意了,而且,许远,朕的皇嫂,已经被你这个混账东西给糟蹋了,你做出来大逆不道之事,全天下都应唾弃于你,而这事皇嫂已经跟我说过了,朕非常的生意,现在要想缓和双方间的关系,我想,只能你那边的诚意了!”
收到这封夹带了许多恐吓的书信后。
许远不由苦笑了笑,没想到现在的朱由检,居然把他当成了可以敲诈勒索的老实人了,还想给他施加舆论上是压力,又留出一线,没有把话说死,身段非常柔软,至于目的,就是为了多得到一些工厂,增加皇室的收入,乃至为了这些工厂,朱由检都变的颇为无节操,一些低级的恐吓手段都用上了,这些套路手法,估计三年前都没有,现在却是为了利益,各种狠话都能说出来,只要能起到吓住某人的效果都能可以。
逗。
许远却觉得,朱由检是越来越逗了,开始说一些无厘头的胡话了,还有一股迷之自信,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不过对于皇室的合作申请,许远还是考虑了一番,想了一两天后,还是决定:合作也可以,贷款也可以借,但是,皇室也得让出一些的权利,做出一些的妥协,否则只怕是非常的难办。
比如以后许家庄有什么需要用到圣旨的地方,希望朱由检全部批准,最好拿玉玺多盖几个章,在空白的圣旨之上,至于内容,许家庄会进行填充。
比如在打击罪犯,惩罚罪犯方面,要跟许家庄加深合作,还要把大明的罪犯,全部送到澳洲去挖矿,帮忙解决许家庄的矿工人手不足的问题。
至于可以转让的工厂,主要是香皂厂、家具厂、加工厂这些较低端的工业,再加一座中端的造船厂,但在大明那边,依然非常的先进,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至于利润空间,显然还是比较高的,一座工厂每年赚个五十万银元,轻轻松松,非常的有前途,另外还能接到许家庄提供的宝贵订单,省去了到处推销的麻烦,这其实也节约了大把的成本。
等等等等。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工厂的建设成本都不怎么低,设备的转移更是个大麻烦,还要配备一些发电机设施,总的成本的话,至少在七千万银元以上,以及一年以上的时间,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对于此。
朱由检则写了封信,直接在信中说道:“既如此,那就再借一亿银元贷款吧,利息希望能低点,最好是免了利息!”